刚接触的人总以为就是"嘿哈嘿哈"踢木板,其实啊...(挠头)这么说吧,它更像是一套生活哲学。可丽亚的教练常挂在嘴边:"先学会鞠躬,再学出拳"——对,就是那种双手贴裤缝、弯腰30度的标准动作。为啥要这样?
杭州跆拳道馆少说也有几十家,凭啥推荐可丽亚?这事儿得掰开了说:
看资质:
看课程(敲黑板重点来了):
班型 | 适合人群 | 隐藏福利 |
---|---|---|
萌新班 | 4-6岁零基础 | 送定制姓名道服 |
青少年班 | 7-15岁 | 每月免费体态评估 |
成人班 | 16岁以上 | 可预约私教分解动作 |
"我骨头硬能练吗?"这话教练听得耳朵起茧子。说实在的,可丽亚有个58岁的阿姨学员,现在横叉下得比很多年轻人还标准。关键要记住:
1.不是杂技表演:没必要追求高难度动作,先保证每个基础动作到位
2.疼≠有效:科学的拉伸应该是有拉扯感但不剧痛
3.装备不是越贵越好:入门级道服100-200元足够,千万别被忽悠买带金线的
(突然想到个真实案例)上周有个爸爸带着8岁孩子来试课,死活要买500多的护具,结果教练直接拿出馆里公用的:"先用三次课,觉得真喜欢再买"——你看,实在人办实在事对吧?
以为就是枯燥的基本功?那可小看现在的教学方式了。上周三的幼儿班里,教练把踢靶练习改编成"打地鼠游戏"孩子们笑闹着就完成了200次踢腿训练。游戏化教学这事儿,可丽亚确实玩得溜:
说实话,能坚持三年的学员不到30%。但有意思的是,可丽亚的"复活率"特别高——很多停训半年以上的孩子,最终都会回来。问过几个家长,答案出奇一致:"运动孩子会讨价还价,唯独来这儿特别主动"
个人觉得啊,可能跟道馆的氛围营造有关:
(喝口水)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细节:有次路过更衣室,听见个小姑娘跟新学员说"我黄绿带考了两次才过,现在不也好好儿的",这种同伴教育比教练说一百遍都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