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路过道馆玻璃窗,看学员"哈!"劈木板时,总有人嘀咕:"老胳膊老腿能行?"告诉您个大实话:咱们社区培训班去年35%学员都是零基础,最年长的王阿姨62岁才开始练,现在都能做标准侧踢了。教练老常说:"跆拳道就像学骑自行车,刚开始晃悠,找到平衡点就开窍了。" 身体条件:不需要柔韧性特别好(压腿可以慢慢来)
别看课程表排得轻松,三个月下来变化可明显着呢。小李家的孩子原先总驼背,现在走路跟小白杨似的;办公室张姐说练了半年,追公交车都不带喘的。课程安排是这样的:
1.基础篇(1-4周)
2.进阶篇(5-12周)
金教练有句话特别在理:"不是培养运动员,是帮普通人突破自己。"执教15年的前省队选手,带出过6个黑带学员。关键是他们特别懂教学节奏,新人做错动作从来不吼,反而会拆解成更简单的步骤。比如教转身踢时,会先让你扶着把杆转圈找重心。
去年区里跆拳道协会来检查,给咱们场地安全打了98分。地垫是8厘米厚的专业款,比很多商业道馆还厚实。更别说每节课前20分钟必定是热身运动,把关节活动开了才上强度。有个细节挺暖心——每期学员都配专属急救包,连防磨脚膏都备着。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但确实有人冲着"附加价值"报名的。比如:
要说个人观点啊,现在很多健身项目花里胡哨的,反而这种传统武道更实在。费用透明(一学期才抵健身房两个月会费)、效果可见(每季度考级发腰带)、氛围纯粹(没人在道馆里自拍刷手机)。上周看见个初中生,从不敢直视别人到现在能大声报自己名字,这种成长可比考几分珍贵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