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个真实案例:石家庄某连锁机构用"国家队教练"宣传,结果被家长发现教练只是省队退役运动员,这事儿还上过本地电视台。
1. 垫子是不是专业比赛用的EVA材质(用手按会有弹性)
2. 沙包有没有明显的修补痕迹(老化的沙包填充物会结块)
3. 更衣室有没有安装摄像头(保护隐私是基本操作)
如果听到整节课都在"哈!嘿!"喊口号,建议扭头就走。
1."考级包过"的承诺(正规考级通过率通常在70%左右)
2."三个月黑带"的广告(正常需要2-3年系统训练)
3.不签正式合同(必须明确课时、退费条款)
4.用外国教练当噱头(很多是留学生兼职)
5.低价体验课陷阱(首月99元后续强制买年卡)
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:真正的好机构反而不会在小区电梯里贴广告,他们靠老学员转介绍就能满员。
在河北考察过四十多家道馆后,发现个规律——但凡教练自己带水杯而不是喝瓶装水的,教学水平基本都在线。这可能是个玄学,但确实反映了职业态度。
现在很多家长觉得练跆拳道就是让孩子发泄精力,其实吧...专业的训练反而会让孩子学会控制力量。我见过最棒的教练,能用游戏的方式教5岁小孩理解"礼仪廉耻"的武道精神。
最后提醒下:如果看到培训机构墙上挂着"大赛指定场馆"牌子,记得上网查查这个比赛是不是真实存在。去年保定就曝出有机构自制假奖牌的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