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接触这行的家长最容易犯的错,就是觉得"=好"啊,关键看老师会不会教小孩。我见过800块一节课的特级教师,孩子上了半年死活不肯碰琴;也见过200块的年轻老师,班里孩子个个弹得眉开眼笑。
判断老师合不合格,重点看三点:
这事儿争议特别大。我的建议是:前三个月用电子琴都行!很多家长一上来就买几万块的立式钢琴,结果孩子新鲜劲儿过了,钢琴就成了最贵的晾衣架。
比较合理的节奏是这样的:
1. 试课阶段:用机构的琴
2. 前3个月:2000元以内的电钢(带重锤键盘的)
3. 学满半年再考虑真钢
有个真实案例:邻居家孩子用电钢学了两年,后来在市级比赛拿了二等奖。所以啊,设备真不是决定性因素。
这里有个黄金公式:年龄=每次练习分钟数。5岁孩子每天练5分钟,6岁练6分钟,特别小的孩子甚至可以拆成两次练习。比起强迫孩子坐满一小时,不如培养"点就练"的习惯。
常见的时间安排误区:
× 周末突击练两小时
× 边练琴边看电视
√ 固定晚饭前练10分钟
√ 练完琴给个小贴纸奖励
这么说吧,如果把学琴比作爬山:
没有绝对的对错,但建议至少学满两年再考虑考级。太早进入考级模式,容易把音乐变成痛苦的机械训练。有个钢琴老师跟我说过:"十级证书和会弹琴之间,隔着一整个太平洋。" 五、孩子说"不想学了"?
先别急着放弃!试试这三个步骤:
1. 找出原因(是曲子太难?老师太凶?)
2. 调整内容(改弹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)
3. 设定小目标(下周弹给奶奶听)
我女儿有阵子也闹脾气,后来发现是因为老师总让她反复练《小星星》。换成《冰雪奇缘》插曲后,现在每天主动开琴盖。
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钢琴,但如果有这些表现,可以考虑试试:
有个冷知识:手指短反而更适合钢琴!因为现代钢琴键距就是按儿童手型设计的,肖邦的手就只有普通人七八岁小孩的大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