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开始学琴的老师经常抱怨:"我这手指头咋就跟陌生人似的?"急,咱们分三步走:
1.手指编号游戏:把手平放桌上,大拇指是1号,小拇指是5号。带着孩子们边数边拍手,玩着玩着就记住了
2.桌面钢琴练习:在课桌上画键盘,先练"1-3-5"关键手指的落键动作
3.硬币训练法:手背放硬币弹音阶,硬币不掉说明发力对了(这个特别管用,我们园李老师两周就见效)
*小插曲*:去年有个老师非说自己是"直指"用矿泉水瓶当握力器练了两周,现在弹《小星星》溜得很。
看到蝌蚪文就头晕?咱们换个角度:
重点来了:不要死记硬背!带着孩子们边唱边画,我们园创的《谱号disco》舞,跳三遍保准记住。
总有人问:"我弹的儿歌像在赶火车?"来,把这三个动作刻进DNA:
1.跺脚打拍子:先别碰琴,用脚打拍子唱谱,找到"感"2.厨房节奏训练:用筷子敲锅碗瓢盆,玩"你敲我学"
3.童谣魔改:把《两只老虎》的节奏换成切分音,瞬间高级感就来了
*真实案例*:上周观摩课看到王老师带孩子们用跳绳数拍子,跳一下唱一个音,效果意外地好。
"左手画圆右手画方"既视感?试试这个笨但有效的方法:
没琴的时候可以这么搞:
说实在的,我们园最拼的老师,靠午休20分钟坚持三个月,现在都能给毕业典礼配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