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有个开琴行的老张跟我说:"教课累死累活,赚的还不如隔壁奶茶店。"听着扎心,但问题出在哪?单干老师往往陷在「课时费×学生数」的死循环里,而合伙人模式玩的是资源整合。举个实在例子:
这三个人要单干都得凉,但凑一块儿——哎,突然就能开个像样的培训中心了。
1.钱怎么分:建议初期按「资金投入+教学贡献+资源导入」三块算比例,见过太多因为"当初没谈钱"撕破脸的
2.谁管招生:最怕三个合伙人都觉得"在搞"结果招生海报过期了都没人换
3.教学标准:别觉得弹得好就能教,得定出ABCD四级考核标准(我们工作室就吃过这个亏)
4.应急方案:比如突然有老师离职,得有预备师资库
5.退出机制:白纸黑字写清楚,合伙人想撤怎么办
刚开始就买十万的三角钢琴?没必要!见过两个小伙子用二手电钢琴起步,靠家长口碑三个月回本。设备够用就行,关键是课程设计有没有竞争力。
开在写字楼28层?除非教成人白领。少儿培训记住这个公式:
> 学校周边500米 > 社区商铺 > 商场顶楼
现在满大街都是「英皇考级辅导」,你得有点绝活。比如我们开发的「动画片主题曲速成课」,孩子学得欢,家长转介绍率超高。
上个月帮朋友测试了个野路子——在小区广场摆台电钢琴,挂个「扫码免费测评」的二维码。结果怎么样?两天加了87个宝妈微信。比起发传单,让潜在客户亲眼看见孩子能弹出小星星更重要。
再说个数据:通过「老生带新生奖励制度」,招生成本能降60%。具体操作很简单:
我觉得成人兴趣市场要爆。现在30-45岁这波人,小时候没条件学琴,现在舍得给自己花钱。我们上个月试水「职场减压钢琴课」,9个学员里有6个是企业中层。
还有个趋势是「线上+线下」混合模式。比如主课面对面教学,陪练用APP完成。这样既保证教学质量,又能突破场地限制。不过要注意,纯线上教钢琴基本是伪命题,手型纠正这块屏对屏根本解决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