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接触钢琴的小白最容易纠结:同样的88个琴键,品牌机构收费贵30%-50%到底值不值?我观察过十几家机构后发现,差别主要在这几块:
有家长跟我说过:"觉得贵,后来发现孩子手型问题少改很多次,反而省时间"这话确实在理。
上周陪朋友去试听,发现很多人就光看老师弹得好不好,其实更该注意:
1.老师怎么纠正错误:是直接上手摆姿势,还是先讲原理?
2.教材搭配:有没有结合视唱练耳?纯练曲子可不行
3.教室隔音:隔壁班在弹《野蜂飞舞》时你能听清老师说话吗
特别提醒下,碰到那种试听课就猛推课程的...咱还是再想想。好的机构会让你先适应两三节再谈报班。
在庐阳区教琴8年的张老师跟我说,成年学员最容易踩这些坑:
其实成人理解力强,只要按"3周基础+2周小曲+1周巩固"的循环来,进步反而比小朋友快。
现在有些机构的话术啊...这么说吧,听到下面这些建议冷静:
比较实在的是看他们敢不敢让你随时进教室看监控,或者提供阶段性测评报告。
在庐阳区转了这么多机构后,我觉得小白可以:
1. 先确定预算范围(别超过家庭收入8%)
2. 重点考察3公里内的(冬天你就懂为啥)
3. 要老师出示最近学生的进步视频
4. 问清楚请假补课规则
最后说个真事:有个妈妈图便宜找大学生家教,结果孩子学了半年连踏板都没碰过...所以说啊,品牌贵的那部分,往往就是避免走弯路的保险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