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看着别人手指在琴键上跳舞的样子羡慕吗?听到钢琴曲就觉得心里痒痒的?但一搜"无锡钢琴培训"屏都是"成"包过"看得人更懵了对吧?别急,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家名字有点特别的——淡漠钢琴培训机构。
(先喝口水,这开头改了三遍还是觉得不够自然...)
第一次听到这名字我也纳闷,后来才知道创始人姓莫,搞艺术的嘛总喜欢玩点文字游戏。重点来了:他们家的教学理念是"功利心,专注音乐本身"和那些打着"考十级"的机构确实不太一样。
我去实地探访时发现几个细节:
这个我必须重点说!他们的入门课设计得挺人性化:
1.前20分钟永远在调音:让你耳朵先记住标准音高
2.不用五线谱起步:用颜色贴纸标记琴键(类似"新手如何快速涨粉"那种拆解思维)
3.允许带零食:说是缓解紧张情绪(不过不能弄脏琴键)
有个四十多岁的阿姨学员跟我说,她第一节课就学了《两只老虎》,但老师让她用不同力度弹,居然弹出故事感了。你看啊,这是不是比直接教认谱有意思?
拿张纸我们来算笔账:
淡漠 | 普通机构 | |
---|---|---|
单节课 | 260 | 180 |
调律费 | 包含 | 另收100/次 |
补课 | 免费 | 扣课时 |
演出机会 | 季度音乐会 | 无 |
发现没?表面贵20%,但钢琴保养和活动成本都包进去了。教务老师说他们最长的学员学了11年,这账得往远了算。
(突然想到个事)有次看到他们处理退费纠纷,居然按剩余课时原价退,这在培训行业简直清流...
聊到这个我得爆个料。他们全职教师就8位,但:
教务主任的原话:"我们宁可不接新生,也不让老学员将就代课老师。"这话听着挺拽,但人家确实做到了。
这个问题我自己纠结了很久,直到看见他们教室贴的《学员须知》最后一条:"允许弹错,禁止不弹"后来观察发现,他们的教学顺序很特别:
1. 先教如何"制造声音"不是弹奏)
2. 再教如何"停止声音"3. 最后才是连起来弹旋律
这种反常识的教学法,反而让完全没接触过钢琴的人少了恐惧感。有个学员说得好:"在这儿学琴,感觉自己像个科研人员,而不是流水线工人。"观点:要是你冲着考级去,可能觉得他们进度慢;但真想理解钢琴这件乐器,这种"较真"的教学方式反而省时间。对了,他们试听课要弹十分钟天花板...说是培养空间感,虽然古怪但莫名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