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每年有37%的上海艺考生因为钢琴零基础被淘汰,但同样的数据也显示——选对培训方法的人只用6个月就能达到演奏级水准。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聊的核心问题...
第一问:上海钢琴艺考班到底在教什么?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90%的机构第一节课都在纠正坐姿。没错,就是那种"屁股坐一半琴凳、手型像握鸡蛋"细节。但别小看这个,去年上音附中的考官亲口说过:"看到塌手腕的直接扣20分起步"第二问:速成班是不是智商税?
咱们拿真实数据对比下:
秘密在于他们把599练习曲拆分成"能用到的8个小节"其他全扔掉。虽然争议很大,但确实管用。
第三问:家里有钢琴才能学?
别被吓到!多数人会经历三个阶段:
1. 先用机构琴房(免费)
2. 租电钢琴(月均300)
3. 考级前再买真钢
看到"保过班"冷静!去年被曝光的某机构所谓的保过协议,仔细看条款会发现写着"完成200小时加练"怎么界定完成?解释权全在对方手里...
真正要盯住的是这些:
有个野路子判断法:直接问"试听评委老师的课吗?"——正经考官兼职教学的机构往往最靠谱。
Q:手指短真的学不了?
A:上音教授林华的手还没iPhone长呢!关键看机构会不会教"扩指法"我们有个学员用这方法,硬是把《革命》弹下来了。
Q:成年人比小孩学得慢?
A:正好相反!18岁以上的理解能力能碾压童子功。去年速成班冠军就是个26岁的程序员,他总结的"代码记忆法"现在都被机构当教案用。
Q:必须要学乐理?
A:这么说吧,去年考级新规里视奏题占30分。但好机构会把乐理编成顺口溜,比如"四拍是走正步,三四拍像华尔兹"。
说实在的,见过太多人纠结"学是否来得及"从不见那些每天提前半小时来琴房的热血笨蛋问这句话。上海地铁2号线往浦东方向末班车是23:03分,而真正想考的人这个点还在琴房练哈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