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路过琴行看到小不点儿们端坐在琴凳上,总有人嘀咕:"这么小能学明白吗?"其实4-6岁才是音乐敏感期黄金阶段,这时候孩子:
任丘老牌培训机构的王老师跟我分享过个例子:有个5岁娃刚开始连do re mi都分不清,半年后居然能听着动画片主题曲扒谱子,你说神不神?
去年帮闺蜜考察培训机构时,发现水还挺深。重点看这些:
1. 老师有没有音乐院校毕业证?别信"十年教学经验"这种虚的
2. 琴房是不是真钢?电子琴和钢琴手感差着十万八千里呢
3. 课时安排合不合理?建议初期每周2次,每次不超过40分钟
4. 有没有公开课?偷偷观察老师对熊孩子的耐心程度
5. 收费透不透明?警惕低价体验课后疯狂推销套餐的
(突然想到个事儿)上次在任丘新开的某连锁机构,看见老师用奥特曼贴纸奖励正确手型的孩子,这招对小朋友确实管用。
别说我没提醒啊,90%的放弃都栽在回家练习上:
有个特别逗的现象——很多任丘家长反映,自从娃开始学琴,自己倒是把二十多年前的音乐课补回来了。
掰手指头算笔账(以任丘中等价位机构为例):
说实话,比报英语班划算多了。毕竟钢琴这玩意儿,学会了就是一辈子的技能,不像单词会忘光光。
总有人问我:"考级是不是特别重要?"这么说吧,考级证书就像幼儿园小红花——有它挺好,但没有也不耽误将来成为演奏家。任丘这边多数机构建议:
见过最离谱的家长,让娃半年连跳三级,结果现在孩子看见钢琴就哭,何苦呢?
突然想到个特别重要的事:千万别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条件学,就疯狂补偿在孩子身上。有个任丘妈妈每天逼孩子练琴3小时,后来孩子把琴谱全折成纸飞机了...
说到底啊,钢琴培训不该是酷刑,而是给孩子多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。下次听见《两只老虎》弹得七零八落时,先别着急上火,说不定你家正在培养未来的钢琴段子手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