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在的,第一次见钢琴的人多半会被那88个黑白键唬住。其实啊,这东西就跟手机键盘差不多(虽然贵了那么"一点点"核心就三点:
我们禹城老张家的闺女,去年还是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的菜鸟,现在都能弹《菊次郎的夏天》了。你说神不神?
通俗点说就像自行车和摩托的区别。电子琴确实便宜又省地儿,但真要学门道,还是得摸真钢——咱们禹城百货三楼那家琴行的入门款,分期下来每天也就少喝杯奶茶的钱。
记住这个口诀:"三看一听"- 看证书(别是淘宝买的)
新手建议"三个20分钟":
1. 早上20分钟练手指操
2. 晚饭后20分钟复习
3. 睡前20分钟预习新内容
建议前三个月先租,等确定自己不是三分钟热度再说。咱们禹城音乐协会现在有"租代购"的政策,租满半年可以直接抵扣购琴款。
跟你说个真事:去年禹城老年大学钢琴班,67岁的王阿姨结业演出弹《梁祝》,台下年轻人都竖大拇指。学琴这事,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就是现在。
很多人不知道,咱们本地其实有挺多免费资源:
上周我去开发区那个新开的音乐主题咖啡馆,发现他们居然提供免费琴谱复印服务,老板说就是想让更多人体会弹琴的乐趣。
除了能弹几首曲子显摆,我发现学钢琴的人都有这些变化:
1. 左手刷手机右手嗑瓜子的技能自动解锁
2. 听歌时会不自觉分析和弦走向
3. 莫名其妙治好了多年的拖延症
4. 相亲时这是个不错的加分项(亲测有效)
我们琴行有个程序员学员说,学了半年钢琴后敲代码错误率都降低了,你说神不神奇?
要说个人观点啊,我觉得钢琴最妙的是它像个情绪调节器。工作受气了弹段《野蜂飞舞》,谈恋爱了来首《梦中的婚礼》,比喝酒逛街健康多了。禹城现在停车是越来越难,但琴房倒是越开越多,这不正好说明大家开始追求精神享受了嘛。
最后唠叨句实在话:别把学琴想得多高大上,它就是个带响的大玩具。你瞧儿童乐园里那些拍琴键的小朋友,谁不是玩着玩着就会了?保持这个心态,说不定下个在禹城春晚弹琴的就是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