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两年,天河街道的钢琴培训班真是越开越多。我特意去转了几圈,发现光是主干道上就有七八家。你说奇怪不奇怪?后来跟几个老板聊了聊才知道,原来现在成年人学琴的比例都快赶上小朋友了。
有个在银行上班的张姐跟我说,她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周四晚上的钢琴课。"手指头碰到琴键的那一刻,什么KPI啊考核啊统统忘光光"这话说得我都心动了。
看到满大街的招生广告,是不是有点选择困难?别急,我帮你整理了几个关键点:
1. 试听课一定要上
好多机构吹得天花乱坠,不如亲自去按两下琴键。记得重点观察:
2. 别被"考级速成"忽悠
有些机构打着"过三级"旗号,其实吧...这么说吧,我邻居家孩子去年报的这种班,现在连《小星星》都弹不利索。学琴这事儿,真的急不得。
3. 课时费不是越贵越好
天河街道这边价格差挺大的,从80到300一节课都有。贵的可能是装修豪华,便宜的反倒教得实在。我认识个退休音乐老师开的家庭教室,120块钱一节,教得特别细致。
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:难道非得买台钢琴?别慌,咱们有折中方案:
初期可以这样:
有个特别逗的事,楼下面包店老板去年买了台二手的立式钢琴,结果现在成了整条街的公共财产——谁想练琴都能去弹会儿,前提是得买他家的菠萝包。
我得说说常见的错误观念,都是跟老师们聊天挖出来的干货:
误区1:"年纪大了学不会"
纯属扯淡!38岁的李阿姨学琴一年,现在都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老师说成年人理解力更强,就是手指灵活度需要多练。
误区2:"必须每天练两小时"
实话告诉你,能保证每周3次、每次30分钟就谢天谢地了。重要的是规律性,不是突击战。
误区3:"教学视频就行"这个...我试过,结果手型错得离谱,后来花双倍时间才改过来。有些钱真不能省。
说说我的看法吧。学琴这事吧,关键要找到乐在其中的感觉。上周我去试听,老师让我随便按几个音,居然凑出了《欢乐颂》的调调,那种惊喜感,啧啧...
要是你也在天河街道附近,真心建议抽空去试试。不一定非要成为钢琴家,就当给生活添个新乐趣。现在好多培训班都有体验课,一杯奶茶钱就能玩半小时,多划算。
最后提醒下,别急着报长期课程!先买十节课试试水,觉得对胃口再继续。毕竟啊,能坚持下来的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