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第一次面对老师"这是什么调式"的提问时,我盯着五线谱发呆的样子,活像被施了定身法。乐理知识就是音乐的语法,没有它:
这个认知让我在第三个月培训时,咬牙追加了每周2小时的专项乐理课。
和弦类型 | 构成音程 | 听觉特征 | 应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大三和弦 | 大三度+小三度 | 明亮欢快 | 儿歌开场 |
小三和弦 | 小三度+大三度 | 忧郁温柔 | 抒情段落 |
减三和弦 | 小三度+小三度 | 紧张不安 | 悬疑片段 |
这个表格让我突然明白:和弦原来是情绪的密码本!
1.移动应用:Tenuto(音程听力训练)
2.实体道具:磁性五线谱板(随时写写画画)
3.笨办法:手写和弦转位100遍(肌肉记忆)
培训半年后发生的神奇变化:
如果让我重来一次,我会...
1.早点开始练耳(真的能省30%时间)
2.每天15分钟理论+实践(比突击管用)
3.录音!录音!录音!(听自己的演奏最涨经验)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——当你能用属七和弦给《生日快乐》加花时,那种成就感,绝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