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27 21:39:04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一、钢琴高考到底考些啥?

先泼盆冷水:音阶琶音占30分,很多人死磕肖邦却在这栽跟头。考试通常分三大块:

  • 基本功(音阶/琶音/和弦)
  • 乐曲演奏(巴洛克+古典+浪漫三选二)
  • 视奏/听音(突击两周就能提分的送分题)
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杭州考生小李,暑假前连《车尔尼599》都弹不利索,后来专攻巴赫二部创意曲+莫扎特K545这种考官最爱的"安全牌"拿了82分。

二、每天4小时怎么分配才不亏?

黄金配比记住咯

1.前30分钟:哈农练指法(别偷懒!这跟运动员热身一个道理)

2.90分钟:主攻考试曲目(重点练容易卡壳的16小节)

3.60分钟:魔鬼音阶训练(用节拍器!速度提到120才算达标)

4.剩下1小时:干点轻松的,比如听听不同演奏家的版本

三、选曲的潜规则你得懂

见过太多人踩坑了——非要选《钟》这种炫技曲,结果弹得像车祸现场。说实在的,考官更看重:

  • 完成度(别中断!弹错也给我绷住表情)
  • 音乐性(强弱变化比速度更重要)
  • 选曲难度匹配度(六级水平弹八级曲目=自杀)

推荐几个稳妥组合

  • 保守派:巴赫《小前奏曲》+海顿《D大调奏鸣曲》
  • 进阶派:肖邦《圆舞曲》+莫扎特《土耳其进行曲》

四、那些老师不会明说的真相

1.考级和高考是两码事,十级证书在考官眼里就是张纸

2.别死磕原速,能把80%速度弹流畅比磕磕巴巴的原速强十倍

3.7月必须定下曲目,8月再换等于白练

有个冷知识:考场用的钢琴大概率是没调准的,平时要有意识练练走音的琴

五、烧钱避坑指南

  • 别买3000以下的电钢(键感完全不对)
  • 录视频比录音更有用(手型问题一目了然)
  • 每周必须上一次舞台(小区广场都行,抗干扰训练)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见过太多人把暑期集训当成"弹满8小时"苦修,其实科学的4小时+针对性突破比蛮干强十倍。去年有个学生,专门花两周攻克《平均律》里那段三对二节奏,最后这曲子反倒成了加分项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