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直接的三个好处:
有个真实案例,锦州古塔区有对闺蜜零基础开始学,半年后居然在万达广场表演《天空之城》,现在她们开直播都有小几千粉丝呢!
先摸摸良心回答这几个问题:
1. 每周能挤出3小时练琴吗?(上厕所刷手机的时间匀点出来就行)
2. 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搭档吗?(配偶/子女/死党都行)
3. 能接受前三个月弹得像砸核桃吗?(放心,大家都这样)
要是都点头,恭喜你!接下来该考虑...
重点看这5个指标:
1. 琴房密度:平均每个学员每周能练几次琴(低于3次的要慎重)
2. 教师配比:1个老师带多少学生(超过8个的容易变放羊)
3. 演出机会:每年有几次展示舞台(光上课不表演等于白练)
4. 教材体系:用啥教材(车尔尼还是小汤普森差别可大了)
5. 距离因素:离你家/单位超过30分钟的,大概率坚持不下去
据我观察,锦州目前有三家机构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...
误区1:必须买钢琴才能学
(其实头三个月用电子琴完全够用,学不会还能当摆设)
误区2:要找最贵的老师
(刚入门时200/课和500/课真的没区别)
误区3:必须从古典乐开始
(周杰伦的《晴天》和弦进行简单又好听,不香吗?)
1. 前期先上体验课,别急着交年费(见过太多人卡在第三个月放弃)
2. 录音!录音!录音!(听自己弹琴比照镜子还残忍但有效)
3. 加入本地琴友群(锦州有几个微信群经常组织线下交流)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双人钢琴最迷人的不是技术多牛,而是两个人共同创造音乐时那种「哇塞我们居然做到了」的成就感。上周亲眼见证一对六十多岁的退休夫妻,在他们金婚纪念日上合奏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全场抹眼泪的比鼓掌的还多——这大概就是音乐最本真的样子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