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得从去年说起。大良街道办搞文化惠民工程,发现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学琴但负担不起(毕竟一节私教课动辄两三百),干脆联合本地艺术团体开了这个项目。重点来了:
很多人担心"免费=质量差"其实真不是。课程分三个阶段:
1.萌新入门(前4周):认识五线谱、手型训练、单音练习
2.进阶技巧(5-8周):和弦入门、踏板使用、简单曲目
3.自由发挥(9周后):根据进度个性化指导
上周我去旁听了一节,有个六十多岁的阿姨已经能弹《欢乐颂》了,她说:"觉得钢琴是奢侈品,现在发现就是一层窗户纸。"## 三、报名会不会特别麻烦?
比你想的简单多了。就三步:
1. 微信搜"良文化站"
2. 回复"报名"表
3. 等工作人员通知上课时间
不过要提醒下,每期限额30人,建议避开寒暑假高峰期报名。有个小窍门:选工作日上午的班次,竞争少很多。
这个问题问得好!课程方早就想到了:
我采访过的学员小林说:"刚开始用纸键盘练指法,后来发现二手电钢才1800,比手机还便宜。"## 五、学不会会不会很丢脸?
完全想多了!班里常见三种人:
老师特别强调:"弹错音不叫失误,叫个性化改编"——这话让我当场笑喷。
说真的,现在这种公益项目越来越少了。有些城市类似的课程要摇号,大良能坚持免费三年挺不容易。虽然教学用的钢琴不是施坦威,但教零基础绝对够用。要是你犹豫"会不会三分钟热度"建议是:反正不要钱,试一个月再说呗?最差也能学会弹《小星星》哄小孩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