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朋友圈那些晒钢琴课的照片挺光鲜是吧?实际上一节300块的课,老师要分走200,房租水电去50,你能剩多少?关键问题是:
(突然想到个事:去年有家机构搞"包过考级"活动,结果家长拿着合同来索赔的场面...啧啧)
见过把琴行开在商场顶层的吗?死得那叫一个快。三个血泪教训:
1. 别碰新楼盘!看着住户多,实际装修期吵得要命,谁来上课?
2. 社区型商铺最稳,但必须满足:步行15分钟内有三所小学+两个大型超市
3. 地下室绝对不行,潮湿毁钢琴,维修费能让你哭
(插个真实案例:深圳有家机构租了网红书店二楼,结果家长嫌爬楼梯麻烦,三个月就凉了)
定价可不是随便写个数就完事了。你知道为什么大多数机构都把课时费定在198-248这个区间吗?这里面的门道是:
突然想到个骚操作——有家机构把价格牌做成钢琴键造型,按下去才显示具体报价,转化率直接涨了40%...
发传单?地推?早就过时了。现在最管用的是这招:
每周搞免费亲子钢琴游戏日,让孩子玩节奏游戏,家长在旁边看。关键点在于:
(说真的,这比什么"限时优惠"用十倍,人就是吃这套)
别等到老师辞职才慌神,聪明人早就这么干了:
有老板跟我说:"现在招聘直接问会不会玩抖音,能直播带学生的老师工资翻倍都值"## 最赚钱的其实是...
算了不卖关子,真正暴利的是这些隐形收入:
(突然意识到为什么大机构都拼命推音乐会了,光卖门票都能回本)
说到底啊,这行就是个披着艺术外衣的零售业。那些天天纠结"理念"的,还不如研究怎么让家长痛快掏钱。见过最牛的老板,招生话术就一句:"希望孩子将来在婚宴上弹《梦中的婚礼》,还是只能刷手机当背景板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