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戳个真相:不是手笨,是方法错了。好多机构一上来就让你练《献给爱丽丝》,手指头打结不说,信心直接崩盘。靠谱的老师会先做三件事:
(用对比表格更直观)
对比项 | 线下课 | 线上课 |
---|---|---|
适合人群 | 需要监督的拖延症患者 | 时间碎片化的上班族 |
价格 | 150-300元/节(一线城市) | 50-120元/节(录播更便宜) |
致命缺点 | 遇到水货老师跑都来不及 | 手型错了没人及时纠正 |
小编血泪建议:前10节课必须线下!等手指发力习惯了再考虑线上巩固。
“考级包过”≈ 塞钱买证书,“免费试听课”≈ 销售洗脑大会。真正该问的是:
Q:老师说自己毕业于名校,怎么验证?
A:让他弹段即兴伴奏——能随手给《生日快乐歌》换三种风格的,绝对比证书管用。
Q:电钢和真钢初学者用哪个?
A:5000元以下的真钢不如同价位电钢,但电钢键噪会吵到邻居,自己权衡。
Q:每周练多久才不算白交钱?
A:3次×30分钟是最低消费,别信“每天5分钟”的鬼话。
(结尾个人观点收束)
说到底,选机构就像找对象——吹得天花乱坠的往往不靠谱。下次看到“皇家音乐学院认证”的招牌,记得先问一句:“您这儿老师最近一次练琴是啥时候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