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说就是那种放平了像三角形的大钢琴,和立式钢琴最大的区别是——琴弦平着铺开。别看就这么个小变化,带来的区别可大了去了:
举个栗子,去年有个学员用立式钢琴练了三年肖邦,第一次碰三角琴直接懵了——原来谱子上那些轻响变化不是自己手笨,是琴根本表现不出来啊!
常见的有这三种:
重点看这三个地方:
1. 琴槌羊毛毡:有没有明显凹槽(磨损标志)
2. 音板裂缝:超过3条就要慎重
3. 键盘平整度:拿枚硬币放上去,能滚动就说明变形
有个真实案例,去年有家长花20万买了台"九成新"二手琴,结果调音师打开一看——琴槌全被前任主人用砂纸磨过,修的钱都够买台新琴了...
千万别做这三件事:
× 用湿抹布擦琴键(象牙贴面会开裂)
× 把钢琴靠外墙放(温差大必变形)
× 用家具蜡抛光(会堵塞木材毛孔)
说个反常识的:越是好钢琴越要经常弹!斯坦威的技师跟我说过,他们仓库里长期不弹的展示琴,反而比音乐学院天天被摧残的琴毛病多。
很多人觉得"买立式琴练手,等水平高了再换三角"这想法有点问题:
我有个学生就是典型,用立式琴考过十级后换三角琴,整整花了半年重新适应触键力度,现在想起来还后悔没早换。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,真的可以考虑直接上三角琴:
每天练琴超过2小时
准备走专业路线
对音色有强迫症级要求
家里有矿(划掉)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别被销售忽悠着盲目追求名牌,适合现阶段需求的才是好琴。就像我第一台教学琴是台三十年的雅马哈,现在工作室换了施坦威,但最让我怀念的还是那台老琴特有的木头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