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说最扎心的问题:为什么有人花300块上集体课,效果比800块的私教课还好?关键就在于这三个隐藏福利:
不过要注意的是,如果已经考到五级以上,集体课确实会拖慢进度。但如果你是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的真·小白...
第一次进教室千万别坐最后一排!这是血泪教训。老师演示指法时,前排同学的后脑勺会完美挡住所有关键动作。最佳选座策略是这样的:
1. 第三排正中间(距离适中最安全)
2. 靠近空调的位置(练琴真的会出汗)
3. 远离门窗的座位(走廊动静太分心)
说到教材,90%的机构会用《巴斯蒂安》或《菲伯尔》。别被英文名吓到,其实里面都是《小星星》这种入门曲。有个冷知识:集体课教材的翻页声是检验进度的标准——当全班同时"哗啦"页时,说明你跟得上大部队。
集体课最尴尬的时刻是什么?当老师问"明白了吧"的时候,其实有一半人没听懂但不敢举手。教你三招破局:
关于练习时间有个反常识的发现:每天练15分钟的效果,居然比周末突击2小时更好。因为肌肉记忆需要"少量多次"的刺激,就像背单词一样。
这个问题我问过7家机构的教务主任,得到个很有意思的答案:前三个月进度比私教快,半年后会被反超。原因在于:
不过有个例外——如果是4-6人的超小班,配合智能钢琴系统,到599水平都没问题。现在很多教室装的都是能静音练习的智能钢琴,戴着耳机也不会干扰别人。
最后给准备报班的朋友泼点冷水,这些坑我当年都踩过:
1. 教室有没有地暖?(冬天弹冷钢琴堪比酷刑)
2. 补课制度怎么算?(缺课3次就跟不上进度)
3. 是否包含演出机会?(舞台经验比考级重要)
4. 同学年龄差多大?(和小朋友同班真的会自闭)
5. 能不能试听?(说不能的直接pass)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:那些在集体课里如鱼得水的人,往往会把上课过程拍成vlog。倒不是为了炫耀,而是...回看视频时才发现自己手型有多魔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