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走进他们教室我就注意到,所有钢琴键盘上都贴着彩色标签。创始人小林老师挠着头解释:"成人学员看到黑压压的琴键就发怵,我们干脆把Do Re Mi都标成彩虹色。"这招确实管用,上次有个四十多岁的餐饮店老板,第一节课就记住了中央C的位置。
他们的课程设置也挺有意思:
"我都这岁数了还能学吗?" 这是被问得最多的问题。教龄15年的王老师有套独特理论:"灵活性就像揉面团,越揉越软和。"甚至开发了"瑜伽",我亲眼见过58岁的退休阿姨做完后,弹《献给爱丽丝》跨八度都不带抖的。
关于练习时间这个老大难问题,他们反而建议:"每天认真练15分钟,比周末突击两小时强。"有个程序员学员把电钢放在马桶对面,据说如厕时间都能练哈农...
你绝对想不到他们周末的特色课有多野:
最绝的是去年中秋,他们带着学员用钢琴模仿云南少数民族乐器,改编的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还在B站小火了一把。这种"土洋结合"的路子,倒是特别对云南人的胃口。
1.别被"考级速成"的广告忽悠:这里更看重培养终身爱好,急着拿证书的可能会失望
2.教材是活页装的:随时根据学员进度增减内容,这点特别人性化
3.有"后悔药"制度:上完三节课不满意全额退费,据说到现在还没人用过
我特别欣赏他们走廊里贴的那句话:"钢琴不是奢侈品,是每个普通人都值得拥有的快乐发生器。"上次去蹭课,正好碰见几个学员在合奏《mojito》,虽然错音不少,但那种发自肺腑的笑声,比什么专业演奏都打动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