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2 20:55:33       共计:2219 浏览

办学定位与发展历程

四川工商学院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,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。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体现在:

  • 2016年入选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
  • 2018年成为教育部"互联网+中国制造2025"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
  • 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

为什么选择应用型办学道路?随着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激增,传统学术型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。学校明确提出"成都、服务四川、面向西部"的服务面向定位,构建了"经管为主、工文协调、多学科发展"布局。

人才培养的三大创新体系

1.产教融合的"三对接"

通过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,建成7个现代产业学院。典型案例包括:

  • 与京东共建的"智能供应链产业学院"年输送人才200+
  • 与西门子合作的智能制造专业实现100%定向就业

2.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

采用"认知实习→专项实训→综合实训→顶岗实习"阶培养:

阶段学时占比实施场所
认知实习15%企业参观
专项实训30%校内外基地
综合实训25%跨专业实验室
顶岗实习30%合作企业

3.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

如何破解师资结构性矛盾?学校实施"引企入教"计划,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62%,企业导师承担32%的实践课程。近三年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47项,出版应用型教材89部。

特色专业与就业优势

重点建设的6个省级一流专业呈现鲜明特色:

  • 会计学:植入智能财务模块,CPA通过率超省内平均水平
  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:对接华为ICT认证体系,起薪达8000+
  • 电子商务:实行"-项目-创业"三贯通培养

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:

  • 整体就业率96.7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.2个百分点
  • 制造业、信息技术服务业吸纳毕业生占比达58%
  • 本土就业比例83%,深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

校园文化与育人成效

通过"三全育人"体系培育"特质":

  • 全员育人:实施"1+10"制(1名教师指导10名学生)
  • 全程育人:构建"适应→学业发展→职业规划"指导链
  • 全方位育人:打造创新创业、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品牌

学生在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136项,孵化学生创业项目67个,其中"蜀绣非遗数字化"获"互联网+"大赛全国银奖。

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时代背景下,四川工商学院的实践印证了应用型高校的生存之道——唯有扎根地方、对接产业、突出特色,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发展空间。其"产学研用"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,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