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(揉着发酸的肩膀)又到一年总结时啊...翻看着手机里存的几百张课堂照片,突然发现咱们这个小小瑜伽班,今年居然服务了200+学员,这个数字说实在的——比我年初预估的整整翻了一倍!今天就用这篇总结,把那些汗水与欢笑的记忆,还有踩过的坑、攒下的经验,统统打包记录下来。
---
(掏出小本本)先上硬核数据,今年最让我骄傲的三组数字:
指标维度 | 1-3月 | 4-6月 | 7-9月 | 年度总计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新增学员 | 42人 | 68人 | 93人 | 203人 |
课程完成率 | 78% | 85% | 91% | ↑13% |
续费率 | 35% | 52% | 67% | ↑32% |
(挠头)看到这个续费增长曲线没?第二季度引入的"21天习惯养成计划"转折点,后面会详细说...
---
年初那会儿还死磕传统哈他瑜伽,结果发现90后学员们更爱(划重点)"化+趣味性"组合。四月份开始尝试把课程切成:
(突然想到)对了!七月有个学员反馈特别戳我:"你们那个用瑜伽砖模拟山丘的编排,让我终于找到平衡感了"你看,教具的创新使用有时比复杂体式更见效。
(拍大腿)现在想想,社交属性才是线下课的王牌啊!
(叹气)必须坦白,前半年在采购上走了弯路:
---
1. 高温天的空调危机
(扶额)永远记得7月12日那节课...空调突然罢工,38℃的教室里硬撑着上完课,结果3个学员中暑。现在固定每周三检查设备,还备了工业风扇——有些学费非得用尴尬换来。
2. 排课表的艺术
曾经把阴瑜伽排在周一早晨,到场率惨到只有4人。后来发现:
---
(握拳)明年要重点突破的三大方向:
1.主题月运营:比如"脊柱养护月"配套专题讲座
2.教练梯队建设:培养2个助教分担基础课
3.数字化工具:测试会员约课小程序(已谈妥试用版)
(突然正经)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瑜伽教室的温度从来不只是空调给的,而是每个学员放下手机那90分钟里,真实的呼吸与笑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