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每年有37%的瑜伽初学者因为没看清合同条款,最后和培训机构闹得不欢而散。比如上周还有个学员问我:"教练班中途退学能退款吗?"你看,连这种基本问题都可能成为雷区。今天就手把手教你拆解瑜伽教练班合同,咱们用菜市场砍价的心态来读条款!
先说说我见过的真实案例:小王交了2万学费,结果发现课程内容和宣传完全不符;小李遭遇机构突然倒闭,押金打了水漂...这些糟心事,其实一份靠谱合同就能避免。合同不是形式主义,而是你钱包的防盗门。
常见纠纷Top3:
1. 课时缩水(说好200小时变150小时)
2. 证书猫腻(发的是野鸡机构认证)
3. 退款困难(条款里藏着"不退还"# 核心条款逐条破译
别光盯着总价!要问清楚:
支付方式对比表:
付款类型 | 风险指数 | 适合人群 |
---|---|---|
全款付清 | ★★★☆ | 预算充足者 |
分期付款 | ★★☆☆ | 现金流紧张者 |
贷款支付 | ★★★★ | 强烈不建议 |
这里最容易玩文字游戏!必须写明:
1. 具体课时数(精确到小时)
2. 每位导师的资质证明编号
3. 实操课占比不得低于40%
4. 是否包含解剖学等理论课程
突然想到个关键问题:如果教练临时更换怎么办?标准答案应该是"需提前15天通知,并提供同等资质替代导师"这条务必写进合同!
记住这个公式:退款条款=止损保险丝。重点关注:
举个反面教材:"课程开始后不予退款"这种霸王条款可以直接扭头就走。
这里水最深!要确认:
1. 转课条款:允许转让给他人吗?要收多少手续费?
2. 延期规定:生病住院能保留学籍多久?
3. 附加费用:场地使用费、考试物料费等隐形消费
4. 竞业禁止:毕业后不能在周边3公里教学?这种条款无效!
有学员问:"合同里说'最终解释权归机构所有'是不是坑?"——没错!这等于给了对方随意改规则的尚方宝剑,必须删掉。
1. 让机构出示办学许可证复印件(查注册地址是否一致)
2. 把口头承诺全部写入补充条款(比如"保证就业"话)
3. 用手机录下合同讲解过程(预防后期扯皮)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别被销售的话术带节奏,记住你是来学瑜伽的不是来交朋友的。把合同当瑜伽垫那么仔细检查就对了——毕竟2万块钱买垫子能堆满整个房间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