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你以为瑜伽老师就是摆造型?太天真啦!
我刚入行那会儿,觉得能倒立就能当老师——结果第一次上课,学员问"我膝盖会响"把我问懵了。教学真功夫藏在细节里,比如:
- 要懂解剖学:知道股骨大转子在哪,才能解释清楚"幻椅式"为啥膝盖不能内扣
- 会观察细节:学员手肘超伸时,得马上发现并调整
- 掌握辅助手法: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被触碰,得先询问"需要手法调整吗"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真事:有次遇到个学员做下犬式总塌腰,后来发现是她办公椅太高导致的腰肌劳损...你看,问题往往不在垫子上)
二、口令不是背说明书,得让身体听得懂
新手老师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教材念一遍:"现在进入战士二式,髋部下沉..."!这跟导航说"300米右转"有啥区别?好的口令应该是:
1.形象化:把"延展"成"想象头顶有根线往上提"2.分步骤:先讲脚掌怎么放,再说膝盖方向,最后调整骨盆
3.给选择:"如果觉得吃力,手可以扶髋"(我师傅常说:你要是能让70岁老太太听懂,这口令才算合格)
三、安全教学这条红线,碰不得
去年有家馆出过事故,老师硬帮学员压横叉导致韧带撕裂。记住啊:
- 三大禁忌动作:颈椎后仰、快速扭转、过度后弯
- 必须问的三句话:"孕期/高血压/近期手术史?"-替代方案永远要有:就像做饭得备着素菜,突然来个孕妇也能应对
有个血的教训:曾经有学员没说有骨质疏松,做轮式时骨折了...现在我都要求新学员填健康问卷。
四、会员黏性不是靠送毛巾,得走心
我们馆有个老师,会员跟她练了8年。她的秘诀特别简单:
- 下课时多留10分钟答疑
- 记得会员的旧伤("王姐你左肩好点没?今天咱们重点放松这里"- 偶尔分享自己的糗事("我当初练头倒立撞墙3次才成功")
(你发现没?人跟人相处,真诚永远最打动人)
五、持续进化才是王道
这行最怕什么?停滞不前!我每年必须:
- 参加至少2次进修(最近刚学了筋膜释放技法)
- 跨界学习(普拉提和太极其实很有借鉴价值)
- 定期自我练习(自己都不练,怎么教别人?)
有回被学员问住:",瑜伽能改善XO型腿吗?"答不上来,立马报了个运动康复课程。现在想想,正是这些追问推着我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