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新手抱着减肥目的冲进瑜伽馆,结果三个月后体重秤数字纹丝不动。问题根本不在你身上,而是市面上60%的瑜伽班都在用"通用课表"就像让小学生直接学微积分,能有效果才怪!
靠谱品牌会有这些特征:
上周我邻居花8888元报了"21天速成教练班"现在连拜日式都做不连贯。记住这些雷区特征:
1.过分强调减肥功效
正经瑜伽老师会说:"动作主要锻炼核心肌群"骗子则会嚷嚷"一个月瘦15斤!"2.教练资质存疑
查证书编号!国内认可的RYT200培训至少需要200学时,那些"三天拿证"的机构...
3.隐形消费陷阱
试课时问清楚:瑜伽砖要不要另租?私教课是不是强制买?
深圳有家叫"猫"室很有意思,他们把课程按职场场景分类:
创始人李教练有句话特别实在:"教会员凹造型拍照,不如教会他们用瑜伽预防职业病。" 四、线上课真的不如线下吗?
这次要为某些直播课平反——疫情后崛起的"每日瑜伽"APP有个功能很实用:
AI体态纠正
通过手机摄像头实时提示"左肩抬高2厘米"社恐人士特别友好。不过要注意:
试课时重点观察两个细节:
①老师会不会根据你的呼吸节奏调整动作?
②发现你表情痛苦时,是鼓励坚持还是立即变体?
我见过最棒的瑜伽老师,会在学员第一次做轮式时说:"急着抬头,先感受后背像烤面包机一样慢慢加热。"这种具象化指导,比喊"你能行"有用十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