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说这个现象吧。不知道你发现没有,现在小区里穿道服的孩子越来越多了。其实这事儿挺有意思的,我观察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:
1.身体素质下降:现在孩子整天抱着iPad,体力差得连爬个楼梯都喘
2.校园安全问题: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学点防身术
3.升学加分政策:有些地方的特长生招生确实看重这个
不过我得提醒一句啊,千万别抱着"去打比赛拿奖"的心态。咱们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兴趣,你说是不是?
这个问题特别关键!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的,我见过太多家长一窝蜂报名,结果孩子哭闹着不肯去。根据我的经验,这几类孩子特别适合:
但要是孩子本身关节有问题,或者特别抗拒肢体接触,那可能就得再考虑考虑了。
说到重点了!现在市面上培训机构五花八门,怎么挑?我总结了个"看原则"看资质:
看环境:
看教学:
特别提醒:别光看价格便宜!有些机构课时费低,但会变相收取考级费、服装费,最后算下来更贵。
在这行待久了,见过太多家长踩坑。我把最常见的几个误区列出来:
1.急于求成:才学三个月就问"能考黑带"2.过度保护:孩子稍微摔一下就大惊小怪
3.盲目比较:"小明都会后旋踢了"4.装备攀比:非要买最贵的道服和护具
记住啊,跆拳道是马拉松不是短跑。我见过最有毅力的孩子,花了两年才从白带升到黄带,但现在已经是省青少年队的苗子了。
说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。去年有个叫乐乐的小男孩,刚来的时候特别胆小,连大声喊"哈!"。他妈妈差点放弃,但教练建议再坚持一个月试试。
结果你猜怎么着?三个月后,这孩子不仅敢大声喊口令,还在期末展示时主动要求第一个上场。最神奇的是,他班主任反映说上课举手发言都积极多了。
这就是典型的通过跆拳道改变性格的例子。所以啊,有时候家长得多点耐心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。我觉得现在很多家长把跆拳道想得太功利了,要么指望防身,要么冲着考级加分。其实吧,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培养孩子的三种能力:
如果非要我给建议,那就是:先带孩子试听三节课,观察他的真实反应。喜欢就继续,不喜欢也别勉强。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,你说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