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路过道馆玻璃窗,总能看到小不点们系着彩色腰带,像模像样地喊着"!"跆拳道对孩子的改变,往往从这些细节开始:
去年有个叫乐乐的孩子让我印象特深,刚来的时候躲在妈妈背后不敢进门,现在?嗬!全县少儿组比赛拿了铜牌不说,上周还主动帮幼儿园老师搬器材呢。
有些道馆装修得跟五星级酒店似的,结果教练带的腰带颜色比彩虹还丰富——你品,你细品。正规教练必须持有国职资格证书,最好是有带儿童班经验的。
特别提醒家长注意那些"考带"的机构,孩子还没学会横踢呢就急着发黄带证书。好的课程应该像爬楼梯:
1. 白带阶段:主要玩平衡游戏+基础礼仪
2. 黄带阶段:开始接触品势和简单腿法
3. 绿带以上:逐步加入实战对抗
建议挑放学时间去实地转转,留意两个细节:孩子们进出道馆时会不会主动向国旗鞠躬?训练结束后有没有学员自愿留下来加练?这些可比宣传单上的"冠军导师"说服力多了。
咱们吉安县教育局去年发了文,跆拳道段位证书可以折算体育课学分。更实在的是,有些初中特长生招生时,蓝带以上能加5分呢!不过提醒各位家长,别本末倒置为了加分逼孩子训练,这就跟为了长高天天量身高一样——效果往往适得其反。
要说个人观点啊,现在孩子普遍缺少"痛感教育"在道馆里摔个屁墩儿,比在家里摔个遥控器得到的成长多十倍。那些训练服上的汗渍、腰带磨损的毛边,才是童年最酷的勋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