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"不就是踢木板嘛"大错特错!跆拳道核心练的是这三样:
咱们甘泉县的金牌教练老张常说:"武先练德,系腰带都得用双手接"这话真不是虚的。去年有个小胖墩来训练,三个月后不光瘦了十几斤,见人鞠躬的姿势比他爸都标准。
现在满大街都是培训班,怎么挑?记住这五个黄金标准:
1. 看资质(有没有国家认可的教练资格证)
2. 看场地(垫子厚度够不够,镜子清不清晰)
3. 看师生比(一个教练管20个肯定抓瞎)
4. 看课程体系(有没有科学的进阶规划)
5. 看老学员(问问真实训练感受)
我亲眼见过两家机构:A馆把小朋友当流水线产品教,B馆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体能定制方案。你说家长会选哪个?反正我侄子在B馆练了两年,现在代表县里打比赛去了。
刚开始热情高涨是好事,但别犯这几个典型错误:
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:去年有个大学生,非要用李小龙的截拳道动作打跆拳道比赛,结果裁判直接给了警告。规则意识这门课,可比旋风踢难学多了。
为什么80%的人三个月就放弃?主要是没找到持续的动力。试试这几个土办法:
咱们县的李大姐说她儿子原本手机不离手,现在到点就催着要去训练馆。要我说啊,这比什么戒网瘾学校都管用。
明人不说暗话,培训费确实不便宜。但咱得算笔明白账:
我认识个单亲妈妈,咬牙给孩子报了两年课程。后来老师说这孩子挨打从来不哭,反而越战越勇。要我说,这种品质将来走上社会,可比奥数奖状实在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