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笑)当然不是!法式钢琴教学最特别的是它那种“先感受后技术”的套路。桂林这几家靠谱的培训机构,老师第一节课可能不会让你认五线谱,而是:
去年有个在七星公园旁上课的学员跟我说:"老师让我想象自己在漓江划船时左手的节奏,右手像雨滴落在象鼻山上,突然就开窍了!"## 二、选机构的三大避坑指南
现在桂林打着"式教学"号的琴行少说有十几家,怎么挑?记住这三个死亡提问:
1.问课时安排:正宗法式教学前3个月可能60%时间在练耳和手感,如果某家机构第一节课就教《小星星》完整版,快跑!
2.看教材厚度: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启蒙教材就薄薄十几页,要是看到砖头厚的《速成教程》,建议直接当凳子坐
3.试听时看老师的手:正在教启蒙班的老师如果指尖有老茧,说明还在坚持练琴,比挂着十级证书但指甲养得能开快递的强多了
这是被问最多的问题!其实法式教学里有套“懒人手指体操”,比如:
桂林某机构做过统计,坚持这种碎片练习的成年人,3个月后手指跨度平均能增加1.5个琴键——相当于从够不着汉堡套餐到能单手拿巨无霸的进步!
说实在的,在桂林学钢琴最贵的不是学费(市场价150-300/课时),而是这些隐形消费:
有个学员更绝,直接去两江四湖的游船餐厅应聘钢琴师,不仅免费练琴还能赚外快——这波操作我给满分!
这事儿得掰扯掰扯地理优势。法式教学讲究的是放松美学,而桂林人天生自带这种特质:
说到底,在桂林学法式钢琴就像吃改良版的啤酒鱼——既有法餐的精致讲究,又带着漓江的随性自在。没必要纠结能不能考级,就当是给生活配个BGM。哪天你在琴房突然发现自己弹着弹着笑出来了,恭喜,这比拿到十级证书更法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