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说实话,每次路过琴行听到里面飘出来的旋律,心里都会痒痒的对吧?但一想到自己三十多岁手指僵硬、五线谱像外星文...算了算了。别急!我蹲了三个月琴房,采访了12位从菜鸟蜕变成演奏高手的成年人,今天就把这些血泪经验摊开讲——
先泼冷水:38岁的程序员王哥,第一节课连中央C都找不准,现在能弹《梦婚》。52岁的超市阿姨李姐,用半年时间给孙女弹《小星星》变奏版。年龄?那都是给自己设的限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:
(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事)有个学员说得好:"这代人小时候没条件学,现在不过是把青春期的梦想续费了" 那些年交过的智商税
说到这个我可就不困了!采访中踩坑故事能写本书:
1."十天学会即兴伴奏":快逃!但凡敢这么宣传的,不是骗子就是神仙
2.999元电子琴套餐:键噪比广场舞音响还大,弹三个月直接想退坑
3.只教考级曲目的老师:把成年人当考级机器,枯燥到怀疑人生
比较靠谱的路径是这样的:
自学 | 线下班 | 线上课 | |
---|---|---|---|
成本 | 最低 | 较高 | 中等 |
进度 | 容易跑偏 | 系统但慢 | 灵活但需自律 |
适合人群 | 预算紧张 | 需要氛围 | 时间碎片化 |
(挠头)当然啦,最惨的是我遇到的张女士,花两万买课程发现老师自己都弹不利索...
Q:工作这么忙怎么坚持?
A:把琴放在抬眼就能看见的地方!会计小周把电钢塞进卧室,睡前摸15分钟,现在能弹《菊次郎的夏天》主旋律
Q:手小跨度不够怎么办?
A:75%的流行曲根本不需要八度!先从《欢乐颂》这种五指不挪位的开始练
Q:看不懂五线谱能学吗?
A:知道吗?很多爵士大佬都用简谱。但建议还是学基础乐理,就像开车得懂交规
(突然拍大腿)对了!有个反常识的发现:越早买节拍器的人进步越快,那些说"练熟再加节拍"的,最后都卡在节奏混乱期
这部分绝对干货,琴行老板打死不会告诉你:
有个学员的原话特别戳心:"遇到第三个老师才明白,成人学琴不是在学技术,是在重建被生活碾碎的感受力"## 小编说穿底线
看到最后你可能发现了,这篇文章压根没提""两个字。因为所有采访对象说到最后都会笑:"有什么天赋,不过是摔了琴又捡回来的次数比别人多几次。"摸着良心问自己:如果三个月后的某个深夜,你能用磕磕绊绊的琴声安慰疲惫的自己,这个理由够不够?
那天采访结束,45岁的外卖大叔在琴房弹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弹到第三遍突然哭得像个孩子。其实我们都不是要当钢琴家,只是想给生活留个喘气的出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