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为什么有些人学钢琴三个月就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,而有些人三年还在和《小星星》较劲?其实啊,差别可能就藏在最开始的选择里。今天就和大家唠唠这个"培训知得好学"的门道。
? "手小就弹不了钢琴"
得了吧,我见过小学生弹李斯特的《钟》,手还没琴键长呢!关键是手指独立性,不是尺寸。就像用筷子,谁规定手大才能夹花生?
? "每天练4小时"
说实在的,上班族哪有这时间?研究发现每天30分钟科学练习,效果比乱弹2小时强。重点是把《哈农》当健身操,分段练更管用。
? "学不会"
去年我们琴行68岁的张阿姨,现在都能给孙子伴奏《两只老虎》了。大脑神经可塑性这事儿,科学家早证实了,啥时候开始都不晚。
突然想起个真事:有个学员换了三次老师,前两个都是音乐学院毕业的,但第三个专科毕业的反倒教得最明白。为啥?会教和会弹根本是两码事!
好的钢琴老师得有这些本事:
建议试课时注意观察:老师是光说"这里感情不够"示范怎么用手腕呼吸来表达情绪?
别被网上那些"21天速成"忽悠了!自己摸索最容易栽在这些地方:
1.手型塌陷→两年后腱鞘炎找上门
2.不看谱背键位→换个曲子又抓瞎
3.死磕难度曲目→信心碎得比饺子馅还碎
有个学员用APP自学半年,结果来我们这儿回炉重造——得先改掉翘兰花指的毛病。不是说不能自学,但最好前三个月找专业指导,就像学游泳总得先有人教换气对吧?
买琴水太深!去年帮学员砍价,同一款钢琴两家店差价够买半年课。分享点实在的:
突然想到个冷知识:很多琴行靠调音赚钱,买琴时争取送两次免费调音,能省小五百。
为什么总说成年人学琴难坚持?缺的不是时间,是即时反馈。试试这些法子:
我们有个程序员学员,现在每周直播练琴,粉丝催更比老板催项目还勤快,想偷懒都不好意思。
说到底,钢琴这玩意儿就像做菜,有人追求米其林三星,有人就爱西红柿炒蛋。别被那些考级证书吓住,能弹出让自己开心的调调,不就是最好的收获?最近总想起第一个学员的话:"原来弹错音的时候,钢琴也会原谅我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