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钢琴培训机构还能转让的时候,脑子里蹦出十几个问号——这玩意儿跟转让奶茶店能一样吗?学生怎么办?钢琴怎么算?那些没上完的课时卡...(挠头)今天咱们就用最糙的大白话,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聊。
先看组真实数据:某点评网上半年关闭的钢琴培训机构里,63%挂着"铺转让"牌子。原因嘛...(掰手指头数):
1.房租压力大:好的地段月租轻松破3万,赶上疫情停课直接崩盘
2.师资不稳定:学生认老师,王牌老师离职可能带走半个班
3.招生内卷:新东方都开始做钢琴课了,小机构生存空间...
(突然拍大腿)等等!这些痛点恰恰是接手的机会啊!比如这家正在转让的机构:
1. 立即约谈核心教师
2. 设置3-6个月过渡期奖金
3. 同步启动招聘(音乐学院大四生性价比最高)
(突然严肃)这段要逐字看!某份协议里写着"方协助处理历史客诉"结果...(翻白眼)人家接完钱就出国了。重点盯防:
(扯过一张餐巾纸画起来)行业通用算法:
```
估值 = (年利润×2)+ 固定资产 - 隐性负债
```
但新手建议用傻瓜式验证法:
1. 蹲点两周数客流
2. 随机抽查10份报名合同
3. 计算坪效(每平米每月营收)
(突然压低声音)要是原老板死活不肯让你接触运营数据...快跑!这绝对有猫腻。
说实在的,现在接手培训机构就像接飞刀。但要是满足这三个条件:
地段有学校群+转让价≤6个月营收+有3年以上老教师,倒是可以赌一把。毕竟...(左右张望)有些老板是真移民急转,砍价空间比想象中大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