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牌·题名:沁园春·张路分秋阅
作者:南宋·刘过
原文:
万马不嘶,一声寒角,令行柳营。
见秋原如掌,枪刀突出;星驰铁骑,阵势纵横。
人在油幢,戎韬总制,羽扇从容裘带轻。
君知否?是山西将种,曾系诗盟。
龙蛇纸上飞腾,看落笔、四筵风雨惊。
便尘沙出塞,封侯万里;金印如斗,未惬平生。
拂拭腰间,吹毛剑在,不斩楼兰心不平。
归来晚,听随军鼓吹,已带边声。
---
1.张路分:南宋武官名,路分为宋代"路分都监",掌本路禁旅屯戍
2.柳营:汉周亚夫细柳营典故,喻军纪严明
3.油幢:青绸制作的军帐,指中军指挥所
4.山西将种:华山以西自古多良将,典出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
5.诗盟:文人结社联吟的组织,暗示儒将身份
6.吹毛剑:锋利可吹毛断发的宝剑,典出《碧岩录》
---
【上阕】
万千战马肃立无声,忽然寒风中号角长鸣,军令在细柳营中严格执行。
但见秋日原野平坦如掌,枪矛林立寒光闪;铁骑奔驰似流星,战阵变化莫测。
主帅稳坐青绸军帐,运筹帷幄显韬略,手持羽扇轻裘缓带尽显从容。
君可知?这位山西来的将门之后,昔日曾是诗社盟主。
【下阕】
看他笔下龙蛇飞舞,诗成惊动四座似风雨骤至。
纵然能沙场建功封侯万里,斗大金印仍难称意。
轻抚腰间宝剑锋芒,不斩楼兰逆贼誓不罢休。
阅兵归来天色已晚,随军乐声里分明夹杂着边关肃杀之音。
---
---
据《龙洲集》编年,此词作于开禧元年(1205年)秋,时值韩侂胄筹备北伐前夕,刘过作为主战派文人受邀观摩张路分主持的军事演练。
---
1.军事词开拓:突破传统"园春"牌闺怨题材,开创军事阅兵词新境界
2.儒将范式:塑造了"马击狂胡,下马草军书"典型文人将领形象
3.时代精神:体现开禧北伐前南宋军民"王师北定中原日"集体心理预期
---
1.词史定位:与辛弃疾《破阵子》并称"南宋军事词双璧"但刘词更侧重仪式描写
2.版本差异:明代毛晋刻本"戎韬总制"作"戎韬总戎"以宋刻本为确
3.后世影响:清初陈维崧《沁园春·赠别芝麓先生》明显效仿此词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