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7     共 2525 浏览

辛弃疾原词

```

叠嶂西驰,万马回旋,众山欲东。

正惊湍直下,跳珠倒溅;小桥横截,缺月初弓。

老合投闲,天教多事,检校长身十万松。

吾庐小,在龙蛇影外,风雨声中。

争先见面重重,看爽气朝来三数峰。

似谢家子弟,衣冠磊落;相如庭户,车骑雍容。

我觉其间,雄深雅健,如对文章太史公。

新堤路,问偃湖何日,烟水濛濛?

```

---

注释与白话译文

#重点词汇注释

1.叠嶂西驰:层叠山峦如奔马向西疾驰,化静为动

2.惊湍直下:陡峭处瀑布飞泻,呼应《蜀道难》"飞湍瀑流争喧豗"3.龙蛇影:古松枝干盘曲如龙蛇的投影

4.谢家子弟:以东晋谢安家族喻山势俊朗风骨

5.太史公:司马迁文风雄浑,此处喻山水气韵

#全文译文

群山如万马向西奔涌又突然折返东方,瀑布飞溅似珍珠倾泻,小桥如残缺弯月横跨溪上。

年老本该闲居,偏又奉命管理这十万长松。我的茅屋在松影之外,常听风雨穿林之声。

晨雾散时群峰竞相显露,有的如谢氏子弟风姿俊爽,有的似司马相如车驾雍容。

我感受这山水间雄浑雅致的意境,如同品读司马迁的雄文。

新建的堤坝路上,不禁问:偃湖何时能见烟波浩渺?

---

艺术特色赏析

#1. 军事意象的山水转化

  • "万马回旋"武夷山脉比作战场骑兵,延续《永遇乐》"气吞万里如虎"将军视角
  • "检校十万松"军职(检校官)形容管理松林,体现"英雄种树"荒诞感

#2. 三重审美维度

维度对应词句美学效果
动态美惊湍直下/万马回旋营造山水磅礴气势
静态美缺月初弓/衣冠磊落展现精致构图
哲理美雄深雅健如太史公将自然上升至人文境界

#3. 未成之湖的象征

  • 结尾"湖何日"的设问,暗喻:
  • 收复中原理想的延宕(时年59岁,闲居上饶第8年)
  • 土木工程与词作创作的对比——前者未竟,后者永恒

---

历史背景考据

#创作时间定位

  • 约公元1196年(庆元二年),辛弃疾遭弹劾罢官后,在带湖、瓢泉两地轮流居住期间
  • "筑偃湖未成"其晚年经营庄园的具体活动,同时期另有《浣溪沙·父老争言雨水匀》

#地理空间还原

  • 灵山:今江西上饶广信区北部,其"七十二峰"地貌与词中"嶂"三数峰"吻合
  • 斋庵:词人修建的隐居场所,同期作品《水调歌头·盟鸥》亦提及其园林建设

---

后世评价辑录

1. 明代杨慎《词品》:"稼轩山水词,当以此阙为第一"

2. 清代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:"龙腾虎掷中自有韶秀风流"3. 钱钟书《谈艺录》指出"太史公"喻开创"文评画"范式

---

延伸思考

1. 与苏轼《赤壁赋》比较:同写山水,辛词重动态力量,苏文重哲理阐发

2. 词中"合投闲"的自嘲,可对比陆游《诉衷情》"在天山,身老沧州"3. 当代生态文学视角:词人对自然的人工改造(筑湖)与审美观照的矛盾统一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