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词牌·题名:沁园春·带湖新居将成
作者:辛弃疾(南宋)
原文:
三径初成,鹤怨猿惊,稼轩未来。
甚云山自许,平生意气;衣冠人笑,抵死尘埃。
意倦须还,身闲贵早,岂为莼羹鲈脍哉?
秋江上,看惊弦雁避,骇浪船回。
东冈更葺茅斋。好都把、轩窗临水开。
要小舟行钓,先应种柳;疏篱护竹,莫碍观梅。
秋菊堪餐,春兰可佩,留待先生手自栽。
沉吟久,怕君恩未许,此意徘徊。
---
1.三径:典出《三辅决录》,指隐士居所
2.鹤怨猿惊:化用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"蕙帐空兮夜鹤怨"3.抵死尘埃:意指深陷官场俗务
4.莼羹鲈脍:西晋张翰思乡辞官典故
5.惊弦雁避:喻政治迫害如惊弓之鸟
隐居的小径刚刚修整好,鹤猿都在埋怨主人迟迟不归。
平生以云山自许的豪情,却被官场中人讥笑沉沦尘俗。
身心疲惫应当早退,闲适生活贵在及时,岂是为口腹之欲?
看秋江上惊弓之雁躲避箭矢,骇浪中的船只急转回头。
在东冈再建茅屋书斋,定要将轩窗临水而开。
想要泛舟垂钓,先要岸边种柳;疏篱保护新竹,莫要妨碍赏梅。
秋菊可作餐食,春兰能佩衣襟,这些都要亲手栽种。
沉思良久,只恐君王恩情未准,心中犹豫徘徊。
---
上阕以"三径初成"起兴,通过"怨猿惊"的拟人化描写,构建出世外桃源与尘世羁绊的矛盾空间。下阕转入具体居所规划,"茅斋"小舟"篱"等意象群形成田园生活蒙太奇。
"怕君恩未许"句堪称词眼,将隐居愿望与忠君之念的撕扯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全词九次转韵,平仄交替中暗合心绪起伏。
---
作于淳熙八年(1181年)秋,时年42岁的辛弃疾任江西安抚使,正遭台臣王蔺弹劾"钱如泥沙,杀人如草芥"#### 2.带湖新居实况
据《铅山县志》记载,带湖庄园占地约200亩,建有稼轩、植杖亭等建筑,耗费数年俸禄。这种"隐准备"实为南宋主战派官员的普遍心态。
"惊弦雁避"指"隆兴和议"后主战派如曾觌、张浚相继被贬的政局,反映词人对"元党禁"前奏的敏锐预感。
---
1.词史地位:开创"词"题材,比陆游《卜算子·咏梅》更早系统描写隐居空间
2.后世接受:清代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评其"潜气内转,愈转愈深"3.现代启示:为研究宋代士大夫"仕隐矛盾"提供典型文本
---
1.空间诗学:词中规划的园林空间与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的异同
2.心理投射:建筑意象(茅斋/轩窗)如何具象化词人精神世界
3.当代价值:古典文人"隐文化"现代人生活哲学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