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7     共 2525 浏览

---

一、原词全文

词牌·题名:沁园春·带湖新居将成

作者:辛弃疾(南宋)

原文

三径初成,鹤怨猿惊,稼轩未来。

甚云山自许,平生意气;衣冠人笑,抵死尘埃。

意倦须还,身闲贵早,岂为莼羹鲈脍哉?

秋江上,看惊弦雁避,骇浪船回。

东冈更葺茅斋。好都把、轩窗临水开。

要小舟行钓,先应种柳;疏篱护竹,莫碍观梅。

秋菊堪餐,春兰可佩,留待先生手自栽。

沉吟久,怕君恩未许,此意徘徊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# (注释)

1.三径:典出《三辅决录》,指隐士居所

2.鹤怨猿惊:化用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"蕙帐空兮夜鹤怨"3.抵死尘埃:意指深陷官场俗务

4.莼羹鲈脍:西晋张翰思乡辞官典故

5.惊弦雁避:喻政治迫害如惊弓之鸟

# (白话译文)

隐居的小径刚刚修整好,鹤猿都在埋怨主人迟迟不归。

平生以云山自许的豪情,却被官场中人讥笑沉沦尘俗。

身心疲惫应当早退,闲适生活贵在及时,岂是为口腹之欲?

看秋江上惊弓之雁躲避箭矢,骇浪中的船只急转回头。

在东冈再建茅屋书斋,定要将轩窗临水而开。

想要泛舟垂钓,先要岸边种柳;疏篱保护新竹,莫要妨碍赏梅。

秋菊可作餐食,春兰能佩衣襟,这些都要亲手栽种。

沉思良久,只恐君王恩情未准,心中犹豫徘徊。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# 1.结构艺术

上阕以"三径初成"起兴,通过"怨猿惊"的拟人化描写,构建出世外桃源与尘世羁绊的矛盾空间。下阕转入具体居所规划,"茅斋"小舟"篱"等意象群形成田园生活蒙太奇。

# 2.情感张力

"怕君恩未许"句堪称词眼,将隐居愿望与忠君之念的撕扯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全词九次转韵,平仄交替中暗合心绪起伏。

# 3.修辞特色

  • 用典密度:全词11处用典却自然无痕
  • 对仗创新:"秋菊堪餐,春兰可佩"传统工对
  • 视听通感:"惊弦雁避"画面与声响效果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探微

# 1.创作时间考据

作于淳熙八年(1181年)秋,时年42岁的辛弃疾任江西安抚使,正遭台臣王蔺弹劾"钱如泥沙,杀人如草芥"#### 2.带湖新居实况

据《铅山县志》记载,带湖庄园占地约200亩,建有稼轩、植杖亭等建筑,耗费数年俸禄。这种"隐准备"实为南宋主战派官员的普遍心态。

# 3.政治隐喻解读

"惊弦雁避"指"隆兴和议"后主战派如曾觌、张浚相继被贬的政局,反映词人对"元党禁"前奏的敏锐预感。

---

五、词学价值与影响

1.词史地位:开创"词"题材,比陆游《卜算子·咏梅》更早系统描写隐居空间

2.后世接受:清代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评其"潜气内转,愈转愈深"3.现代启示:为研究宋代士大夫"仕隐矛盾"提供典型文本

---

六、延伸思考

1.空间诗学:词中规划的园林空间与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的异同

2.心理投射:建筑意象(茅斋/轩窗)如何具象化词人精神世界

3.当代价值:古典文人"隐文化"现代人生活哲学的启示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