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7     共 2526 浏览

曲名与原文

《蟾宫曲》·盍志学

*问人间谁是英雄?有酾酒临江,横槊曹公。紫盖黄旗,多应借得,赤壁东风。更惊起南阳卧龙,便成名八阵图中。鼎足三分,一分西蜀,一分江东。*

---

注释与白话译文

# 【注释】

1.酾酒临江:曹操《短歌行》"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"

2.紫盖黄旗:古代帝王仪仗,代指孙权

3.赤壁东风:诸葛亮借东风破曹军

4.八阵图:诸葛亮所创军事阵法

# 【译文】

试问人间谁堪称英雄?有曹操临江饮酒横槊赋诗,孙权借东风赢得赤壁之战。更惊叹南阳卧龙诸葛亮,以八阵图奠定威名。三分天下格局:一分蜀汉,一分东吴。

---

艺术特色赏析

1.意象组合

通过"酾酒"槊"盖"东风"密集意象,构建三国英雄史诗画卷。

2.历史重构手法

将不同时空的典故(曹操、孙权、诸葛亮)压缩在同一画面,体现元曲"以意驭史"的特点。

3.设问式结构

开篇"问人间谁是英雄"全篇,结尾"足三分"闭环,暗含对英雄主义的消解。

---

创作背景探析

1.元代文人心理

创作于蒙古统治时期,通过追慕汉家英雄,隐晦表达民族意识。盍志学作为汉族文人,常有"古言今"。

2.曲牌选择深意

"蟾宫曲"本为月宫仙曲,反衬人间争霸的虚幻,与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异曲同工。

3.三国题材流行

元代杂剧盛行三国戏(如关汉卿《单刀会》),此曲可视作文人化的杂剧浓缩版。

---

文学史定位

1.承前

延续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的英雄叙事,但更侧重历史宿命感

2.启后

影响明代杨慎《临江仙》"长江东逝水"沧桑表达

3.比较研究

与同时期张可久《卖花声·怀古》相比,本曲更具宏观历史视野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