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2       共计:2518 浏览

一、文献基础

篇名:《南有嘉鱼》(《诗经·小雅·南有嘉鱼之什》)

作者:周代无名氏(贵族宴饮乐歌)

原文

南有嘉鱼,烝然罩罩。君子有酒,嘉宾式燕以乐。

南有嘉鱼,烝然汕汕。君子有酒,嘉宾式燕以衎。

南有樛木,甘瓠累之。君子有酒,嘉宾式燕绥之。

翩翩者鵻,烝然来思。君子有酒,嘉宾式燕又思。

---

二、词句解析

# (一)字词注释

1.烝然:众多貌,《毛传》释为"也"2.罩罩/汕汕:渔网摆动声,象声词表现捕鱼场景

3.式燕:"式"为语气助词,"燕"通"宴"4.衎(kàn):《说文》解作"也"指欢愉状态

5.樛木:向下弯曲的树木,象征谦卑品德

6.甘瓠:味甜葫芦,周代重要农作物

# (二)现代译文

南方出产鲜美鱼,成群游动网中摇。主人备得佳酿酒,宾客宴饮乐陶陶。

南方鱼群多丰饶,渔网起伏捕声闹。主人斟满醇美酒,宾主尽欢兴致高。

南山乔木枝桠低,甜瓠藤蔓相缠绕。主人设宴陈美酒,宾客安坐享佳肴。

鹁鸪鸟儿翩翩飞,成群栖落树林间。主人酒樽不曾空,宾主再饮尽余欢。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# (一)结构艺术

采用典型《诗经》重章叠句手法,四章均以"南有"兴:

  • 前两章以"鱼"喻贤才,展现""招纳宾客的诚意
  • 第三章转"樛木"意象,暗含主宾依附关系
  • 末章"者鵻"主题,象征人才汇聚

# (二)礼制内涵

1.宴饮礼仪:反映周代"燕礼"制度,《仪礼·燕礼》载"酌献宾"2.兴象体系:鱼/樛木/鵻鸟构成三重隐喻:

  • 嘉鱼→待聘的贤士
  • 樛木→谦恭的君主
  • 鵻鸟→归附的群臣

---

四、历史语境

# (一)创作背景

1.成诗时间:西周中期(约公元前9世纪)

2.地理定位:"南"指江汉流域,《水经注》载"昭王南征而不复"3.政治功能:贵族"宾兴"下的宴贤诗歌,与《鹿鸣》《湛露》同属燕飨诗

# (二)文化密码

1.渔猎符号:印证《周易·系辞》"作结绳而为网罟"2.植物崇拜:樛木意象见于《周南·樛木》,象征政治依附关系

3.鸟图腾:鵻(鹁鸪)为中原农耕文明祥瑞,《礼记·月令》载"春之月,鸣鸠拂其羽

五、延伸考辨

1.异文对照

- 鲁诗"罩罩"作"淖淖"诗作"濯濯" - 《说文》引作"汕,鱼游水貌"2.后世影响

- 杜甫《丽人行》"箸厌饫久未下"用宴饮场景

- 苏轼《赤壁赋》"举网得鱼"暗合"烝然罩罩"

3.考古佐证

陕西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"父乙觚"纹饰与诗文描述高度吻合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