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2     共 2524 浏览

---

一、原典呈现

曲牌名:得胜乐

作者:白朴(元代戏曲家,"元曲四大家")

原文

```

玉露冷,蛩吟砌。

听落叶西风渭水。

寒雁儿长空嘹唳。

陶元亮醉在东篱。

```

---

二、逐项解析

# (一)注释精要

1.玉露冷

典出杜甫《秋兴》"玉露凋伤枫树林"秋夜寒凉的露水

2.蛩吟砌

"蛩"即蟋蟀,"砌"为台阶,化用姜夔《齐天乐》"哀音似诉"

3.渭水

暗用贾岛"秋风吹渭水",点明长安地域特征

4.陶元亮

陶渊明字元亮,此处借典表达隐逸之志

# (二)白话译文

```

秋露凝寒,蟋蟀在石阶低鸣。

西风卷着落叶掠过渭水之滨。

长空中传来南飞雁群的凄清啼叫,

恍若看见陶渊明正醉卧在东篱菊畔。

```

# (三)艺术赏析

1.意象组合

构建"玉露-蛩声-西风-雁鸣"听觉链条,形成多维感官空间

2.时空处理

由近(台阶)及远(长空),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转换

3.用典特色

末句突然转入历史时空,实现现实与典故的蒙太奇拼接

4.情感张力

表面写景实则抒怀,体现元代文人"表面旷达,内里悲凉"的典型心态

# (四)历史背景

1.创作时期

约作于白朴晚年(1280-1306),时值元朝统治稳固期

2.社会语境

反映汉族士人在异族统治下,既不愿出仕又难以真正归隐的矛盾

3.文学传承

继承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的悲秋传统,但更显含蓄内敛

# (五)比较研究

1.与《天净沙·秋思》对比

白作侧重心境投射,马作重在场景白描

2.与张可久同调作品比较

张曲多写闺怨,白朴则专注士人情怀

3.对后世影响

明代梁辰鱼《浣纱记》中多处化用此曲意象

# (六)学术争议

1."陶元亮"解读分歧

有学者认为暗讽当时伪隐士现象

2.创作地点考证

根据渭水意象,可能存在大都(北京)与长安两个版本

3.曲牌特殊性

《得胜乐》属北曲双调,但白朴突破常规仅用五句

---

三、多维延伸

1.音乐性分析

全曲押"微"韵,仄起平收的韵律处理增强吟咏性

2.绘画再现

元代画家王冕曾据此创作《秋声图》(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)

3.当代演绎

2023年国家大剧院新版《元曲三百年》包含此曲的现代编曲版本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