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3     共 2524 浏览

一、原曲呈现

曲牌名:普天乐(中吕宫)

作者:张可久(元朝著名散曲家,字小山)

原文

> 为谁忙?莫非命。西风驿马,落月书灯。

> 青天蜀道难,红叶吴江冷。

> 两字功名频看镜,不饶人白发星星。

> 钓鱼子陵,思莼季鹰,笑我飘零。

---

二、注释精解

1.西风驿马:秋风中的驿站马匹,暗指宦游漂泊

2.落月书灯:黎明残月与深夜孤灯,状文人勤读之态

3.蜀道难:化用李白诗句,喻仕途艰险

4.吴江冷:用崔信明"落吴江冷",写寒士寂寥

5.子陵/季鹰:严光(隐士)与张翰(辞官归乡)的典故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

究竟为谁奔波劳碌?莫非皆是命中注定。萧瑟秋风里驿马驰骋,残月映照下挑灯夜读。

蜀道青天难于登攀,吴江红叶更添凄寒。功名二字催人老,镜中白发已星星。

严子陵独钓富春江,张季鹰为莼羹归乡,徒留我自嘲飘零四方。

---

四、文学赏析

# (1)结构艺术

全曲以"问三答":

  • 首句设问人生意义
  • 中段用意象群作答(驿马/书灯/蜀道/吴江)
  • 尾句以历史人物反衬

# (2)修辞特色

  • 鼎足对:"西风驿马,落月书灯"三组并列意象
  • 数字对仗:"两字功名""星星"形成语义反差
  • 典故密度:六处用典却无堆砌感

# (3)情感脉络

完成"困惑-挣扎-自嘲"的情绪演进,展现元代知识分子在仕隐之间的典型矛盾。

---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元代科举制度:1315年恢复科举后仍存民族歧视,汉人文人多沉沦下僚

2.张可久生平:70岁始任典史小官,此曲应作于中年求职时期

3.文学思潮:元代散曲"世归隐"主题的典范之作

---

六、延伸解读

1.意象系统分析

  • 自然意象(西风/落月/红叶)强化萧瑟感
  • 人文意象(书灯/镜子)凸显知识分子身份

2.同时期对比

  • 与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比较:张曲更重理性思考
  • 与乔吉作品对比:语言更凝练典雅

3.后世影响

明代陈铎《草堂余意》多次模仿此曲句式结构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