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9 15:45:52     共 2519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匪风发兮,匪车偈兮。顾瞻周道,中心怛兮。

匪风飘兮,匪车嘌兮。顾瞻周道,中心吊兮。

谁能亨鱼?溉之釜鬵。谁将西归?怀之好音。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匪风:通"彼"指那阵狂风

2.发/飘:拟声词形容风声呼啸

3.偈/嘌:疾驰状,描写车轮飞转

4.周道:西周时期的官道

5.怛/吊:忧伤悲痛的心理状态

6.亨鱼:烹饪暗喻治国之道

7.釜鬵:古代炊具象征民生基础

8.好音:佳讯隐喻政治清明

三、白话译文

```

那狂风呼啸作响啊,那马车疾驰飞扬。回望西周旧官道,心中阵阵感伤。

那旋风盘旋而起啊,那车驾颠簸摇晃。凝视故国主干道,愁绪萦绕心房。

何人能烹鲜鱼宴?洗净锅鼎备佳肴。谁将西归故土去?托付平安传捷报。

```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结构艺术

  • 采用重章叠句形式,通过"/飘"偈/嘌"变奏强化动荡感
  • 前两章场景描写与后两章隐喻问答形成蒙太奇式拼接

# 2. 意象系统

  • 自然意象:以暴风隐喻时代剧变
  • 人造意象:官道象征政权更迭
  • 生活意象:烹鱼暗指民生治理

# 3. 情感表达

  • "中心怛兮"直抒胸臆的悲怆
  • "怀之好音"克制的期盼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时期:学界存在争议,主流观点认为作于平王东迁(前770年)后

2.地理指向:"西归"特指宗周故地(今陕西西安一带)

3.社会语境:反映周室衰微后贵族对旧都的集体记忆

六、学术争议

1.作者身份

  • 郑玄注疏推测为西周遗老
  • 现代学者倾向集体创作说

2.主旨分歧

  • 《毛诗序》定为"周道"的政治诗
  • 闻一多解读为游子怀乡的抒情诗

3.末章隐喻

  • 传统经学认为指代贤臣治国
  • 新考据学派提出可能是占卜仪式歌谣

七、文化影响

1. 成为后世"黍离之悲"母题的发端

2. 杜甫《哀江头》"黄昏胡骑尘满城"化用其意象

3. 现代民歌《西北风》继承其比兴手法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