```
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阳止。 靡室靡家,猃狁之故。不遑启居,猃狁之故。
采薇采薇,薇亦柔止。曰归曰归,心亦忧止。 忧心烈烈,载饥载渴。我戍未定,靡使归聘。
采薇采薇,薇亦刚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阳止。 王事靡盬,不遑启处。忧心孔疚,我行不来!
彼尔维何?维常之华。彼路斯何?君子之车。 戎车既驾,四牡业业。岂敢定居?一月三捷。
驾彼四牡,四牡骙骙。君子所依,小人所腓。 四牡翼翼,象弭鱼服。岂不日戒?猃狁孔棘!
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 行道迟迟,载渴载饥。我心伤悲,莫知我哀!
```
1.薇:野豌豆苗,古代戍边士兵的野菜食材
2.猃狁(xiǎn yǔn):西周时期北方游牧民族,秦汉称匈奴
3.靡盬(mí gǔ):无止息,指战事连绵不断
4.象弭鱼服:象牙装饰的弓端/鱼皮箭袋,指精良装备
5.杨柳依依:经典起兴手法,以乐景写哀情
(逐章现代汉语转换)
第一章:采薇菜啊采薇菜,菜苗初生新芽嫩。说回家啊说回家,转眼又到年末时。抛家舍业远征去,只为抵御猃狁侵...
第六章:当年出征杨柳青,如今归来雪满途。路途漫漫饥渴交,满腹哀伤谁人知?
1.创作年代:约西周宣王时期(前827-前782年),反映周王朝与猃狁的长期战争
2.军事制度:印证《周礼》"师"边制度,戍期长达数年
3.文化意义:中国现存最早的边塞诗,比《荷马史诗》中战争描写早约400年
1.植物意象考:
2.影响接受史:
3.争议观点:
- 汉代郑玄认为末章是想象之景
- 当代考古发现证实诗中"三捷"多友鼎铭文记载吻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