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8       共计:2521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阳止。 靡室靡家,猃狁之故。不遑启居,猃狁之故。

采薇采薇,薇亦柔止。曰归曰归,心亦忧止。 忧心烈烈,载饥载渴。我戍未定,靡使归聘。

采薇采薇,薇亦刚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阳止。 王事靡盬,不遑启处。忧心孔疚,我行不来!

彼尔维何?维常之华。彼路斯何?君子之车。 戎车既驾,四牡业业。岂敢定居?一月三捷。

驾彼四牡,四牡骙骙。君子所依,小人所腓。 四牡翼翼,象弭鱼服。岂不日戒?猃狁孔棘!

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 行道迟迟,载渴载饥。我心伤悲,莫知我哀!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:野豌豆苗,古代戍边士兵的野菜食材

2.猃狁(xiǎn yǔn):西周时期北方游牧民族,秦汉称匈奴

3.靡盬(mí gǔ):无止息,指战事连绵不断

4.象弭鱼服:象牙装饰的弓端/鱼皮箭袋,指精良装备

5.杨柳依依:经典起兴手法,以乐景写哀情

三、白话译文

(逐章现代汉语转换)

第一章:采薇菜啊采薇菜,菜苗初生新芽嫩。说回家啊说回家,转眼又到年末时。抛家舍业远征去,只为抵御猃狁侵...

第六章:当年出征杨柳青,如今归来雪满途。路途漫漫饥渴交,满腹哀伤谁人知?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结构艺术

  • 重章复沓:三章"采薇"句构成递进式意象(薇作→薇柔→薇刚)
  • 时空对照:末章"往-今来"千古名句,被王夫之赞为"乐景写哀,倍增其哀"#### 2. 情感表达
  • 戍卒三重苦:思乡之苦(靡使归聘)、征战之危(猃狁孔棘)、归途之悲(雨雪霏霏)
  • 典型意象群:薇菜(生存艰难)、戎车(战争残酷)、杨柳(时光流逝)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年代:约西周宣王时期(前827-前782年),反映周王朝与猃狁的长期战争

2.军事制度:印证《周礼》"师"边制度,戍期长达数年

3.文化意义:中国现存最早的边塞诗,比《荷马史诗》中战争描写早约400年

六、延伸解读

1.植物意象考

  • 薇菜生长周期(作→柔→刚)隐喻戍期漫长
  • 与《小雅·出车》"春日迟迟,卉木萋萋"战争与和平的镜像对照

2.影响接受史

  • 杜甫《兵车行》"去时里正与裹头"诗叙事模式的继承
  • 现代学者钱穆指出"依依"四字奠定中国乡愁诗的审美范式

3.争议观点

- 汉代郑玄认为末章是想象之景

- 当代考古发现证实诗中"三捷"多友鼎铭文记载吻合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采葛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采蘋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