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行香子·树绕村庄》
北宋·秦观
树绕村庄,水满陂塘。倚东风、豪兴徜徉。小园几许,收尽春光。有桃花红,李花白,菜花黄。
远远围墙,隐隐茅堂。飏青旗、流水桥旁。偶然乘兴,步过东冈。正莺儿啼,燕儿舞,蝶儿忙。
---
1.行香子:词牌名,双调六十六字,上下片各五平韵
2.陂(bēi)塘:蓄水的池塘
3.豪兴徜徉(cháng yáng):带着浓厚兴致漫步
4.青旗:古代酒家的布制招牌
5.东冈:村庄东侧的小山丘
---
绿树环绕着村落,春水涨满池塘。沐浴东风,我满怀闲情缓步游赏。小小园圃里,汇聚了所有春光——红艳的桃花,雪白的李花,金黄的菜花竞相绽放。
远处可见农家的围墙,隐约露出茅草屋的檐角。流水小桥旁,酒家的青旗随风轻扬。一时兴起,信步翻过东边山岗,恰见黄莺啼唱,燕子翩飞,蝴蝶在花丛中奔忙。
---
通过"兴"偶然乘兴"等词眼,展现元祐时期士大夫特有的闲适心境,与后期贬谪词形成鲜明对比。
---
1.创作时期:约作于元丰八年(1085年)秦观37岁时,正值新党失势,苏轼集团重获起用阶段
2.地理考证:据《淮海集》记载,此词描写汴京西郊金明池周边村落景象
3.文学思潮:体现北宋"俗为雅"转向,将农家元素纳入文人词创作
---
1.生态书写:词中呈现完整的春季生态链(植物-昆虫-鸟类),比西方生态文学早七百年
2.经济折射:"青旗"北宋乡村酒肆业的繁荣
3.后世影响:明代沈周《东庄图册》构图明显受此词启发
4.版本差异:汲古阁本"菜花黄""荠花黄"现存最早刻本为南宋书棚本
---
对比维度 | 秦观本词 | 同时期范成大《四时田园杂兴》 |
---|---|---|
观察视角 | 文人审美 | 农民本位 |
情感基调 | 闲适超然 | 质朴写实 |
意象选择 | 偏重花卉 | 聚焦农具作物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