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4     共 2526 浏览

一、原词呈现

词牌名:小重山

作者:李清照(宋代)

原文

春到长门春草青。

江梅些子破,未开匀。

碧云笼碾玉成尘。

留晓梦,惊破一瓯春。

花影压重门。

疏帘铺淡月,好黄昏。

二年三度负东君。

归来也,著意过今春。

---

二、词句注释

1.长门:汉代冷宫名,此处借指寂寞深闺

2.些子破:略微绽开

3.碧云笼:茶笼雅称,指贮藏茶饼的竹器

4.碾玉成尘:将茶饼研磨成粉末状

5.一瓯春:一盏春茶,暗喻春光

6.东君:司春之神,代指春天

7.著意:刻意用心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

长门宫的春草已然泛青,

江畔梅花零星初绽尚未均匀。

取出碧云茶笼碾磨玉色茶饼,

欲留住晨梦余韵,却被茶香惊醒。

重重门扉映满花影,

疏朗帘栊铺着淡月,好个黄昏。

连续两年三度辜负春光,

这次归来啊,定要珍重今春。

---

四、文学赏析

# (1)意象经营

  • 双重春景:开篇"春到长门春草青"时空叠印,既写实景又暗用汉武帝陈皇后典故,奠定孤寂基调
  • 茶事入词:"碧云笼碾玉成尘"展现宋代点茶文化,将日常生活诗化
  • 光影构图:"花影压重门,疏帘铺淡月"构建工笔画般的空间层次

# (2)情感脉络

全词呈现"寂—惊醒—怅惘—觉醒"曲线。上阕通过"惊破"情绪转折,下阕"二年三度"的追悔与"意过今春"决断形成张力,体现易安词特有的柔韧气质。

# (3)艺术特色

  • 白描技法:摒弃典故堆砌,用"梅些子破"等口语化表达传递细腻观察
  • 时空压缩:从清晨到黄昏的时间流动与室内外空间转换浑然一体
  • 女性视角:以茶道、花月等闺阁意象重构传统春怨题材

---

五、历史背景

# 1. 创作时期考证

据徐培均《李清照集笺注》,此词应作于1107-1108年间,时值李清照随赵明诚屏居青州初期。学界认为"三度负东君"暗指崇宁党禁期间夫妻被迫分离的遭遇。

# 2. 文学史定位

该词代表北宋末期闺阁词的新变:

  • 突破花间派绮艳风格
  • 将日常生活细节提升为审美对象
  • 开创"茶入词"的书写范式

---

六、延伸探讨

# 1. 词牌选择寓意

《小重山》双调五十八字,较《浣溪沙》更适宜表现婉转心事。李清照现存三首《小重山》皆含隐衷,可见其词牌选择的刻意性。

# 2. 版本差异

明代《花草粹编》与清代《四印斋所刻词》存在异文:

- "碧云"作"绿云"- "意"作"着意"此差异反映不同时期编者的审美取向

# 3. 后世影响

清代纳兰性德《采桑子·冷香萦遍红桥梦》中"破一瓯春"显受此词启发,证实李清照对后世婉约词的范式作用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