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4     共 2529 浏览

一、词作原文

小重山·昨夜寒蛩不住鸣

[宋] 岳飞

昨夜寒蛩不住鸣。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起来独自绕阶行。人悄悄,帘外月胧明。

白首为功名。旧山松竹老,阻归程。欲将心事付瑶琴。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?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# (注释)

1.寒蛩(qióng):深秋的蟋蟀

2.千里梦:指收复中原的壮志

3.胧明:月光微明貌

4.旧山:故乡汤阴,代指中原故土

5.瑶琴:镶玉的琴,喻指政治抱负

# (译文)

昨夜秋蝉不停哀鸣,惊醒收复河山的梦魇。三更时分披衣而起,独自在台阶前徘徊。四下寂静无人,唯见帘外月色朦胧。

毕生追求建功立业,故乡的松竹已然苍老,归途却被战火阻隔。想将满腔抱负诉诸琴弦,却知音难觅,纵使弹断琴弦又有谁懂?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# 1. 意象系统建构

  • 听觉意象:"寒蛩鸣"弦断"构成悲怆的音响闭环
  • 视觉意象:"胧明"竹老"苍凉的意境空间
  • 动作意象:"阶行"瑶琴"英雄的孤独姿态

# 2. 艺术特色

  • 对比手法:个人理想(千里梦)与现实困境(阻归程)的强烈反差
  • 双关运用:"知音少"既指音乐鉴赏者,更暗喻政治同盟者
  • 时空压缩:从"昨夜"到"白首"完成一生抱负的闪回式呈现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解析

# 1. 创作时间考据

学界普遍认为此词作于绍兴八年(1138年)秋,时年岳飞36岁。正值:

  • 宋金首次议和期间
  • 岳飞《乞出师札子》被拒之后
  • 朝廷十二道金牌召回前夕

# 2. 政治语境

  • 主战派困境:秦桧集团已掌控议和主导权
  • 军事形势:岳家军实际控制襄阳六郡,北伐条件成熟
  • 词史定位:与《满江红》形成"豪放-婉约"的互文关系

---

五、多维阐释

# 1. 心理学视角

通过"-醒-行"链条,展现创伤后应激反应:

  • 战争记忆(千里梦)
  • 睡眠障碍(惊回三更)
  • 强迫行为(绕阶独行)

# 2. 军事符号学

  • 松竹老:象征沦陷区民众的生存状态
  • 瑶琴断:暗示情报传递系统失效
  • 月胧明:折射战略机遇的模糊性

# 3. 版本流传考

现存最早见于南宋《金佗稡编》,明代被收入《岳武穆遗文》。1958年邓广铭校注本纠正了清代"音"作"期"的讹误。

---

六、文化影响

1.戏曲改编:元杂剧《宋大将岳飞精忠》化用词意

2.书法创作:明代文徵明、清代何绍基均有行书作品传世

3.当代传播:2003年入选语文出版社《宋词选读》教材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