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4     共 2529 浏览

一、原词呈现

词牌名:庆清朝

标题:禁幄低张

作者:李清照(宋代)

原文

禁幄低张,彤阑巧护,就中独占残春。

容华淡伫,绰约俱见天真。

待得群花过后,一番风露晓妆新。

妖娆艳态,妒风笑月,长殢东君。

东城边,南陌上,正日烘池馆,竞走香轮。

绮筵散日,谁人可继芳尘。

更好明光宫殿,几枝先近日边匀。

金尊倒,拚了尽烛,不管黄昏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1. 重点词汇注释

  • 禁幄:宫廷中的帷帐,此处指华丽遮蔽物
  • 彤阑:朱红色栏杆,象征贵族环境
  • 长殢东君:长久挽留春神(东君司春)
  • 香轮:贵族女子所乘香车
  • 明光宫殿:汉代宫名,此处借指北宋汴京宫苑

2. 白话译文

(上阕)华美的帷帐低垂,朱栏精巧围护,此处独占暮春风光。

牡丹淡雅伫立,姿态柔美尽显自然本色。

待到百花凋谢后,经历风露洗礼更显清新。

这般娇艳姿态,连风月都心生嫉妒,久久留住春神脚步。

(下阕)东城路边,南郊道上,阳光暖照池馆,香车宝马争相往来。

盛宴散场后,谁能延续这芬芳踪迹?

最是那明光殿里,几枝牡丹已先靠近君王身侧绽放。

金杯倾倒,宁愿燃尽烛火,不顾夜色已深。

---

三、词作赏析

1. 艺术特色

  • 双关隐喻:以牡丹喻自身才情,"独占残春"暗指在男性主导的文坛脱颖而出
  • 时空对照:上阕写深宫静景,下阕转市井动景,形成张力
  • 感官铺陈:视觉(彤阑)、嗅觉(香轮)、触觉(日烘)的多维描写

2. 情感脉络

  • 表层:咏牡丹的贵族赏玩场景
  • 深层
  • "妒风笑月"流露才女遭嫉的现实处境
  • "谁人可继芳尘"暗含对文化传承的忧虑
  • "黄昏"展现及时行乐的洒脱姿态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探析

1. 创作时期推定

根据词中"明光宫殿"意象及末句的颓唐气息,应作于:

  • 1127年靖康之变前:汴京尚存时李清照参与宫廷赏花活动的记录
  • 1130年前后:南渡初期对故都繁华的追忆之作

2. 社会文化语境

  • 牡丹文化:北宋末盛行"花谱"尤爱姚黄魏紫品种
  • 女性书写:宋代闺秀词常借咏物抒怀,此词突破传统闺怨格局

---

五、延伸解读

1. 词牌选择深意

《庆清朝》词调始见于柳永,多写盛世欢宴,李清照反用其调:

  • 上阕保留富丽辞藻
  • 下阕"拚了尽烛"颠覆传统颂圣套路

2. 后世评价辑录

  • 明代王世贞:"易安此词,富贵气中自藏锋棱"
  • 近代龙榆生:"物写志之典范,闺阁词而具史笔"

3. 现代研究观点

有学者认为"幄低张"指汴京沦陷后宫室破败之状,整首词为政治隐喻,此说尚存争议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