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牌名:夜游宫
作者:南宋·陆游
原文:
雪晓清笳乱起,
梦游处、不知何地。
铁骑无声望似水。
想关河,雁门西,青海际。
睡觉寒灯里,
漏声断、月斜窗纸。
自许封侯在万里。
有谁知?鬓虽残,心未死。
---
注释:
1.清笳:凄清的胡笳声,古代军中乐器
2.铁骑无声:形容军队纪律严明
3.关河:函谷关与黄河,代指边疆
4.雁门:雁门关,北宋抗辽前线
5.漏声断:更漏声停,指天将破晓
白话译文:
雪后拂晓,胡笳声凌乱响起,梦中来到陌生战场。披甲战马静默如水流过,想必是雁门关西、青海湖畔的疆域。
梦醒只见寒灯摇曳,更漏声歇,残月斜照窗纸。始终自许能万里封侯。谁人知晓?鬓发虽已斑白,报国之心永不熄灭。
---
1. 梦境与现实的交织
上阕以"雪晓清笳"北疆战场意象,"不知何地"凸显梦境的飘忽感。下阕"灯"月斜"实景描写,形成冷峻的时空转换。
2. 军事意象的运用
"铁骑无声望似水"视觉与听觉通感,既表现军队肃杀之气,又暗含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如水流不绝。
3. 情感张力
末句"虽残,心未死"采用转折递进手法,将个人衰老与壮志不渝的矛盾推向高潮,堪称陆游"烈士暮年"的代表性表达。
---
1.创作时间:约淳熙十六年(1189年)陆游罢官闲居山阴时作
2.师伯浑:蜀中隐士,与陆游同为主战派,此词实为借梦抒怀的政治宣言
3.南宋局势:当时宋金签订"隆兴和议"已二十余年,北伐呼声被压制
---
1. 词牌选择深意
《夜游宫》调名本含"不能寐"之意,与词中"睡觉寒灯里"双重呼应,强化孤愤情绪。
2. 对比研究
与辛弃疾《破阵子》比较:两者皆写梦回战场,但陆词结句更显悲怆,反映南宋文人对时局的深层绝望。
3. 书法遗存
故宫博物院藏有陆游晚年行书此词手卷,笔势遒劲处可见"心未死"的倔强气韵。
---
该词被收入《全宋词》第158卷,明代杨慎《词品》评其"雄快处能留筋骨,感慨处不失温厚"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它是陆游"梦词"具艺术完整性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