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列女操》属乐府琴曲歌辞,"操"古代琴曲体裁,多表现坚守节操之意。西汉刘向《列女传》开先河后,该题材逐渐成为礼教载体。孟郊此诗虽沿用传统框架,却在简练笔法中暗藏复杂伦理观。
孟郊(751-815),字东野,中唐"苦吟派"。其诗以"瘦"著称,多写民间疾苦,此诗却呈现特殊的思想矛盾——既继承《游子吟》的伦理温情,又显露封建伦理的严苛面。
```
梧桐相待老,鸳鸯会双死。
贞妇贵殉夫,舍生亦如此。
波澜誓不起,妾心古井水。
```
1.意象注解
2.争议字词
梧树桐枝相守终生,鸳鸯鸟从不相离独活。
贞烈女子以殉夫为荣,舍弃生命方显节操。
誓言永不泛起情感波澜,我心如千年古井止水。
对比西汉《列女传》原典(含才女、侠女等多元形象)与明清《烈女传》(强调殉节),可见此诗处于观念窄化的关键节点。孟郊时代(中唐)贞节观尚未极端化,诗中"夫"更近文学表达而非现实要求。
结合孟郊生平:
此诗可能借烈女抒写自身"守道不移"的士人精神。
与同期元稹《遣悲怀》、白居易《妇人苦》对比,孟郊诗更重象征隐喻,而非现实描写,体现韩孟诗派"奇崛"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