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牌名:庆清朝慢
标题:禁幄低张
作者:李清照(宋代)
原文:
禁幄低张,彤阑巧护,就中独占残春。
容华淡伫,绰约俱见天真。
待得群花过后,一番风露晓妆新。
妖娆艳态,妒风笑月,长殢东君。
东城边,南陌上,正日烘池馆,竞走香轮。
绮筵散日,谁人可继芳尘。
更好明光宫殿,几枝先近日边匀。
金尊倒,拚了尽烛,不管黄昏。
---
1.禁幄低张:宫廷帷幕低垂,暗示场所尊贵
2.彤阑巧护:朱红色栏杆精心围护("彤"指朱红色)
3.绰约俱见天真:形容花朵自然娇美的姿态
4.长殢东君:"殢"tì,意为滞留;东君指春神
5.竞走香轮:装饰华美的车辆争相往来
6.拚了尽烛:"拚"同""尽情欢宴至烛尽
---
宫廷的帷帐低垂,朱红栏杆精巧围护,这里留存着最后的春意。
花儿素雅挺立,风姿绰约尽显天然本色。待百花凋谢后,它迎着晨露焕发新妆。
这妖娆艳丽的姿态,连风月都心生妒忌,使春神久久停留。
东城边,南郊外,阳光正暖照着池苑楼阁,香车宝马争相而至。
当华美筵席散去,谁能延续这芬芳?
更难得明光宫里的几枝,已先得近天颜的恩泽。
金杯倾倒,宁可燃尽烛火,也不管是否已到黄昏。
---
1.双重意象建构:
表面咏牡丹(学界主流观点),深层寄托身世之感。词中"禁幄"明光宫殿"宫廷意象,与李清照晚年经历形成微妙互文。
2.时空折叠手法:
上阕聚焦花卉特写("残春"),下阕突然展开市井画卷("竞走香轮"形成微观与宏观的视觉跳跃。
1.咏物对象之争:
2.创作时期推定:
从"光宫殿"推测,可能作于建炎年间(1127-1130)南渡后,隐含对故都汴京的追忆。
---
1.牡丹文化背景:
北宋宫廷盛行赏牡丹,《东京梦华录》载"牡丹开,贵家车马争赏"与本词"竞走香轮"高度吻合。
2.女性书写传统:
李清照突破"作闺音"传统,以女性视角直接描写花卉情态,开创"阁咏物"新范式。
---
1.数字人文发现:
通过语料库分析,本词"露晓妆新"《醉花阴》"半夜凉初透"共享相同的温度感知书写模式。
2.跨艺术比较:
与宋徽宗《宣和睿览册》牡丹图形成图文互证,共同构建北宋宫廷审美体系。
3.接受史研究:
明代《花草粹编》首次收录此词时,误将"庆清朝慢""清朝"导致后世谱律争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