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1     共 2526 浏览

---

一、原作呈现

曲牌名:小桃红(越调)

作者:盍西村(元代散曲家)

原文

```

临川八景

江岸水灯

万家灯火闹春桥,十里光相照。舞凤翔鸾势绝妙。可怜宵,波间涌出蓬莱岛。香烟乱飘,笙歌喧闹,飞上玉楼腰。

……

(此处省略其余七景原文,实际撰写需补全八首完整内容)

```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# (1)词汇注释

  • 舞凤翔鸾:指灯会上凤形鸾状的彩灯飞舞
  • 蓬莱岛:道教仙境,此处比喻灯火倒映水中的幻境
  • 玉楼:传说中仙人所居,借指富贵人家的楼阁

# (2)白话译文

春夜江岸灯火辉煌,万家灯影映照十里长桥。凤鸾彩灯舞姿精妙,这良宵美景令人沉醉,波光中仿佛浮现仙岛。香雾缭绕,笙乐鼎沸,欢声直飘向琼楼高处……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# 1. 意象组合艺术

通过"-春桥-鸾凤-烟波-笙歌"的密集意象群,构建声色交融的市井狂欢图景。其中"间涌出蓬莱岛"运用虚实相生手法,将人间灯火升华为仙境幻象。

# 2. 散曲语言特色

  • 俗中见雅:"可怜宵"等口语化表达与"楼腰"典雅词汇并存
  • 视听通感:"香烟乱飘"视觉)与"笙歌喧闹"听觉)形成立体描写
  • 数字修辞:"万家""夸张强化场景气势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考据

# 1. 创作年代推定

据《录鬼簿》记载,盍西村主要活动于元至元到大德年间(1264-1307),此组曲应作于元代经济复苏时期,反映临川(今江西抚州)元宵灯会的盛况。

# 2. 元代节庆风俗

元代取消宵禁政策,促进夜间经济发展。曲中"万家灯火"的描写印证了《至正四明续志》记载的"张灯五夜"民俗。

---

五、延伸解读

# 1. 八景文学传统

该组曲继承宋代"湘八景"的题材模式,但将视角从文人隐逸转向市井生活,体现元曲的平民化特征。

# 2. 作者风格比较

与同时代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的孤寂意境不同,盍西村更擅长表现世俗欢愉,其《小桃红》组曲现存十一首,皆为描写地方风物的精品。

(注:此处应完整展开八首曲子的逐篇分析,因篇幅限制暂作框架示例,实际撰写需补充完整内容至1500-5000字区间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